孩子如果患了口疮,家长要做的首先就是辨别孩子患的是口腔溃疡还是鹅口疮。如果是口腔溃疡的话,就是上火缺少维生素所导致的,应该让孩子多喝一点自己做的果汁,多吃蔬菜,没事儿的时候多喝水,慢慢的口疮就会恢复。如果孩子患的是鹅口疮的话,家长就应该注意孩子平时的口腔卫生,让孩子按时刷牙,对孩子经常使用的奶瓶,茶杯等用具,也要做到及时消毒。
目 录
1小孩口疮怎么治疗效果比较好呢
如果宝宝得了鹅口疮,那该怎么治疗呢?
首先需要弄清楚宝宝是如何感染鹅口疮的,如果是因为后期日常生活的不注意引起的,那么妈妈应该试着阻断感染途径,也即是避免酵母菌的感染。
1. 给宝宝使用的东西最好都是一次性的,但是可能不太现实,所以宝宝经常使用的奶嘴都要高温烫过、消毒后才能再使用。
2. 宝宝可能会放进嘴里的手指、玩具等等,都是要经常开水煮沸消毒、清洗。
3. 如果有必要,喂宝宝吃药的滴管也需要经常的消毒,最起码用过之后和用之前需要再一次消毒。
4. 宝宝的衣服也需要经常换洗。
5.若是母乳喂养的妈妈,在喂奶前妈妈应该洗净双手,并把乳头擦洗干净。
6.不要用嘴直接给宝宝喂水,不要用不洁净的布擦洗宝宝的口腔。
7.每次给宝宝喂完奶后,可以再喂些温开水,以便可以冲净宝宝口腔内的残留奶汁,防止霉菌的生长。
8. 如果宝宝使用安慰奶嘴,患鹅口疮期间最好停用,也正好借这段时间戒掉这个习惯。 因为宝宝长期的吸吮,会是病情延长。
9. 如果宝宝已经患有鹅口疮,可以用2%~3%的碳酸氢钠为宝宝清洁口腔,并在宝宝的换出涂些冰硼散和硼砂甘油,每天涂3~4次即可。
2治疗鹅口疮的最佳治疗方法
【注意】当发现你的宝宝得了鹅口疮时,一定不要随便的清洗,以免粘膜损伤引起细菌感染。
治疗方法:
1、一旦小儿得了鹅口疮,可以用2%重碳酸钠溶液,如:苏打、纯碱等擦洗口腔(在擦洗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以免伤到宝宝,导致感染),每日3~5次,每四小时一次,然后涂1%紫药水,或用棉花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涂在口腔患处,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
2、涂药后不要马上吃奶,或进食后不要急于给小儿涂药(大概30分钟后方可),否则会引起宝宝恶心、呕吐。(注意多给宝宝饮水,这样有利于将病菌排出体外)
3、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小儿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可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这样霉菌就不会生长了,此外,每次喂奶前,应清洁奶头,妈妈双手也要洗干净。如果是人工喂养者,奶具要严格煮 沸消毒。
4、治疗的同时可以顺便给小儿补充 VB和VC,每日3次,在小儿病好后停止。
5、如发现宝宝口腔犹如白色雪花层层叠叠,咽喉堵塞,呼吸困难等严重状况,应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3小儿鹅口疮的家庭护理
1、家长要陪伴在患儿身边,使其保持平静,并提供一定的娱乐活动,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使其情绪稳定。
2、哮喘多在夜间加重,故应加强夜间观察,以利及早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3、尊熏医嘱,观察药物疗效的好坏与有无副作用的发生,及时与医生沟通,如果孩子病的情加重,应该及时的送到医院治疗。
4、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适时通风换气,但不要有对流风,避免使患儿再次受凉,加重病情。
5、卧床患儿要经常变换体位,必要时抬高床头,使患儿处于半卧位,以利于呼吸通畅。
6、让患儿多饮水,以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防止痰液等堵塞气管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
7、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平衡,在易于消化的前提下,要饮食清淡可口,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勿食过咸、过甜、生冷及鱼虾等发物。
4鹅口疮并发症
长了鹅口疮,宝宝的口腔会有疼痛的感觉,宝宝会因此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的结果。如果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道。食道是食物由口腔输送到胃里的管道。食管一旦受到牵连,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连水都拒绝喝,这样宝宝就有可能出现脱水。如果不及时治疗,酵母菌还可能波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当然,弥漫性酵母菌感染是十分罕见的。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抗真菌治疗。
5鹅口疮食疗药膳
1.木耳鸡蛋汤:白木耳15克,黑木耳10克,山楂10克,鸡蛋 1枚。将木耳、山楂水煎,熟时将鸡蛋打开放进汤里调匀,再煮片刻即可服用。每日1—2次。
2.当归黑豆鸡蛋汤:当归头15克,黑豆50克,鸡蛋1枚。先煮当归、黑豆1小时,然后将鸡蛋打开,调匀,和当归、黑豆一起煎煮至豆烂,便可服食。
3.绿豆鸡蛋饮:鸡蛋1枚,绿豆30克。将鸡蛋打人碗中调成糊状;绿豆用冷水浸泡10—20分钟,煮沸约5分钟,取绿豆汤冲入鸡蛋糊内,成蛋花状服之,每日早晚各1次。
4.藕节冬瓜豆腐汤:鲜藕节50克,冬瓜100克,豆腐100克,共煎汤服,每日2次。
5.银花绿豆汤:金银花20克,绿豆60克,红糖30克。先将金银花煎水,去渣,入绿豆煮至熟烂,再加入红糖,饮汤食豆。
6.西瓜甘蔗汁:西瓜250克,甘蔗150克,共绞汁饮用。每日 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