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是指小儿脑功能轻微障碍。本病患者智力正常,多见于学龄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引起本病的原因较复杂.如孕期患风疹、难产、早产、产伤,病儿发生脑炎、脑膜炎.中毒、脑外伤及遗传等,均有可能引起本病。本病患者应多食富含锌、铁、蛋白质、卵磷脂及维生素的食物,切勿偏食,忌食糖类。偏食易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影响情绪,糖类可导致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
目 录
1小儿多动症的治疗
多动症,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疾病,男女比例为4-9:1,患病率高达3%-5%。我国多动症患者已超过1500万,其中超过80%患者为3-15岁,当前不到20%患者接受过规范治疗,导致患者陷入长期服药途境,学习成绩差、社交困难,长大后易犯罪
多动症传统疗法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往往成为患者普遍的选择方式,但是药物治疗的效果不明显,还会引发各种后遗症,就是所谓的副作用,在服药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常常不能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导致病情加重。
二、心理治疗:多动症儿童的问题往往反映出整个家庭的一种行为模式,部分患儿病因在于家庭环境不协调,父母关系不和等,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常用的方式有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等,但是因为其治疗需要家长和孩子配合,孩子又不能主动意识到这一点,常常不能治疗成功。>>>心理治疗没效果,问问专家怎么办?
三、物理治疗。主要是用电流刺激患儿的大脑,调节患儿的大脑分泌来改善多动症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对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的患儿,效果不但不明确,甚至还会出现异常状况发生。
2如何预防小儿多动症
如何预防小儿多动症?小儿多动症的出现让家长们感到了不安,患上多动症后,孩子在学习上就会受到影响,望子成龙的梦想也将化为泡影。因此,很多人都想提前预防多动症,保护好自己家里的宝贝。那么如何预防小儿多动症呢?专家针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专家指出,如果在孩子生下来之后再预防,就已经晚了,因此多动症的预防要从婚前开始。婚前准备要做好,选择另一半时一定要慎重,避免精神病患者;摒弃封建思想,避免近亲结婚;婚前做婚检,保证双方身体的健康,为未来宝宝的健康做好准备。优生优育要做到,适龄结婚,优生优育是预防新生儿多动症的前提。不要因为各种客观原因而早婚、早孕,也不要太忙于工作而忘记生活,避免晚婚、晚孕。
准妈妈怀孕期间也要做好护理工作,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要感冒,预防各种疾病,最好不要使用药物,还要做到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毒物质。选择顺产自然分娩,这一点家长往往会忽视,不知道剖腹生产对孩子有哪些不利影响。剖腹生产的孩子患多动症的机率要高于自然顺产的孩子,而且容易遭受产伤。
如何预防小儿多动症?以上就是对小儿多动症预防方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另外,准妈妈在平时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做做胎教,听一些比较轻松的音乐,适当的活动身体都可以让宝宝更加健康的成长。祝您身体健康。
3小儿多动症吃什么会好
1.朱砂茯神猪心汤
朱砂2.5克,茯神12.5克,猪心1副。猪心洗净,纳入朱砂、茯神,外用细棉扎紧.加清水适量煮至猪心熟后。去药渣饮汤,猪心切片调服。
可以养心、宁神、定志。适用于小儿多动症。
2.桂圆莲子汤
桂圆、莲子各20克。冰糖适量。将桂圆、莲子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炖煮成汤,纳入冰糖烊化,再煮1~2沸即成。每日1剂,早晚分服。
可以养血健脾、宁心安神。适用于小儿多动症。
3.安神猪心汤
猪心1个,酸枣仁、朱茯神、远志各15 克,盐适量。将猪心剖开洗净,与诸药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猪心熟后,去渣取汁饮服,猪心取出切片,加盐调味拌服。
可以养心益肝、补血宁神。适用于小儿多动症。
4小儿多动症的具体表现
一般多动的孩了在安静的环境下会有所收敛,做感兴趣的事情时就能静下心来。但多动症的孩子则是不分场合环境的多动,即使在安静的环境里也—样毫无顾忌地上跳下窜,看电视也要扭来扭去。如何辨别孩子是正常的好动还是多动症呢?以下方法可自测。
表现一:注意力不集中
小儿多动症
1.常常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不注意细节或经常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
2.在工作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集中;
3.别人和他说话时常似听非听;
4.常不能按别人的指示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
5.常难以组织工作和学习;
6.常逃避、讨厌或不愿做要求保持注意集中的工作(如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
7.常常丢失学习和活动要用的物品(如玩具、学校指定的作业、铅笔、书本或工具);
8.常常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9.日常生活中容易忘事。
表现二:多动或冲动行为
1.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
2.在教室或其他要求保持坐姿的环境中常常离开座位;
3.常在不恰当的情况下乱跑或乱爬(成人或青少年仅限于主观感觉坐立不安):
4.常难以安静地玩耍或从事闲暇活动;
5.经常忙个不停或常像“装上了发动机”似地不停地动;
6.经常说话过多;
7.常常别人间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8.经常难以安静等待或按顺序排队;
9.常打断或干扰别人的活动(如插话或干扰别人的游戏)。
结果分析:孩子符合表一中6项以上,可考虑“注意力缺陷障褥”;孩子符合表二中6项以上,可考虑“多动障碍”;两个表均符合6项以上,可考虑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5走出小儿多动症10大误区尽早诊治
多动症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疾病,患病率达3%-6%,且上升的趋势明显,需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来医院就诊的患儿家长对该病的认知相当匮乏,甚至存在诸多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诊治的顺利开展。 误区1:多动症不需要治疗 【辨析】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多动症儿童应尽早诊治。近半数以上的多动症患儿成年后,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仍然存在,不会自然痊愈。
误区2:治疗只是医生的事 【辨析】多动症的诊治要求家长、老师、医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其中老师和家长的作用更大,他们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和心理行为治疗,改善患儿的行为。仅仅依赖医生开药、孩子服药,疗效只能是有限和短暂的。
误区3:单纯药物治疗就行 【辨析】多动症强调心理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重。一般来说,对于轻症的患儿,采用心理行为治疗即可,但对中重症患儿,则需要加用药物治疗,才能取得明显疗效。
误区4:怕副作用拒绝用药【辨析】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目前治疗多动症最主要的药物是精神振奋剂,与其他的药物相比,精神振奋剂的不良反应还是比较小的。经过国内外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应用,发现多动症的药物治疗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等并无明显的影响。
误区5:不需要长期服药 【辨析】多动症的病程较长,服药期也比较长,不能间断。一般以年计,可达数年,甚至有些患儿成年后可能仍需用药。
误区6:每天只需服药一次 【辨析】要做到全天控制症状,需要每天服药2-3次。除非用控释片,每天只需服药一次。
误区7:服药就能提高成绩 【辨析】由于药物能提高注意力及自控力,改善认知,患儿服药后成绩可能会提高。如果智力较差、或有其他影响学习的因素存在,即使服药,学习成绩也不一定能提高。更不能将服药后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评价药物效果的唯一标准。
误区8:药物会使孩子变笨 【辨析】药物用量过大或剂量增加过快后,有些患儿可能会神情木然。只要合理运用药物,这种现象就不会出现。至今尚未发现有患儿因服用精神振奋剂引起“变笨”或智力减退的报告。
误区9:服药使孩子长不高【辨析】精神振奋剂抑制生长的作用与剂量有关,主要发生在服用苯丙胺的患儿身上。停药后身高会反跳,即使长期服药也不会影响患儿最终的身高
误区10:药物治疗会成瘾 【辨析】服用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后,患儿注意力集中,多动减轻,冲动改善,但绝不会产生欣快感及情绪高涨等异常感觉,且所用的剂量较小,即使长期服药,一般也不会成瘾。
温馨提示:
在出现小儿多动症时要很快确诊,并且要有正确的护理措施,使孩子的自控能力得以增强。
儿童多动症、多动综合征(hyperkinetic syndrome of childhoo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或注意缺陷障碍(attention deficiency disorder,A.D.D.)。这类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