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柴胡,别名银胡,山菜根,山马踏菜根,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丝石竹,霞草,欧石头花等,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银柴胡的根。主产于西北部、内蒙古等地。原植物生长于干燥草原及山坡石缝中,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寒、忌水浸,以沙质土壤最易生长。味甘、性微寒、归肝、胃经。功效退虚热、清干热。临床用名银柴胡。银柴胡原形态是什么?下面就有详细的介绍。
目 录
1银柴胡原形态是什么
1.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高60-80cm。根粗壮而长,外皮淡棕色,有细皱纹,常呈扭曲状。茎直立,簇生,绿色或紫色,上部多分枝,节明显。单叶对生;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4-8cm,宽5-15mm,先端尖,基部微抱茎,全缘;主脉3出。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卵形,先端锐尖;花梗直立;花萼钟状,裂片5,萼齿边缘有睫毛;花两性;花瓣5,粉红色或白色,狭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具长爪;雄蕊10,比花瓣长;子房卵圆形,柱头2,伸出花冠外。蒴果卵状球形,比萼长。种子圆肾形,密被条状微突起。花期7-9月,果期8-10月。
2.与以上种类的区别是: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先端锐尖;叶脉1,少为3。圆锥状聚伞花序疏散,花小,多至于朵以上,白色有浓香;花梗柔细,为萼长的2-3倍。花期4-6月,果熟期7-8月。
3.与以上种类的区别是:叶长卵形,稍肉质,先端急尖。花梗长5-6(10)mm,花萼长2-3mm;花瓣淡粉紫色或粉红色。
4.多年生草本,高约30cm。主根粗而伸长。茎直立,多数丛生,基部有许多老叶的残留物;茎基部无毛,上部被多细胞的腺毛。叶片窄线形,长1.5-10cm,宽0.3-1mm。聚伞花序顶生;花白色,花梗、花萼被有腺毛;萼片5,卵形,边缘膜质;花瓣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10;花柱3。
5.茎直立,不分枝。基生叶簇生,叶片线状披针形。花序总状或狭圆锥状;花黄白色;花萼筒状,萼齿卵状三角形,先端渐尖或急尖。脉10条;花瓣2叉状中裂,爪部狭倒披针形,具鳞片状附属物。蒴果6齿裂,齿片外弯。花期7-8月,果期8-10月。
6.全株低矮,高14-20(30)cm。基生叶长6-7cm,宽2-3mm。花少数(3-7朵),要倒卵状椭圆形,长9-10mm,常具紫色脉;花瓣较宽大。
7.多年生草本,高15-50cm。全株有细柔毛。根状茎长蔓状,匍匐地面上;地上茎簇生或基部略匍匐,上部直立,花期后自叶腋常生出无花的短枝。叶条状披针形,长2-7cm,宽2-7mm。聚伞花序顶生或近枝端腋生;花白色;萼筒棍棒形,长1.2-1.5cm,外面密生柔毛;花瓣5;花柱5。
2银柴胡的作用有哪些
二)银柴胡的药理作用
银柴胡有降血脂作用。
太平洋丝石竹提取成分三萜皂甙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清胆固醇浓度,降低胆固醇/脑磷脂系数,改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
抗炎。
银柴胡有抗炎作用。
解热。
银柴胡有解热作用。
其它作用。
抗菌,降低血清胆甾醇浓度,并可使主动脉类脂质含量降低;皂甙可作用于血浆脂蛋白,阻止胆甾醇的酯化及其在血管壁的沉积,也可以阻止胆甾醇从肠道吸收等。银柴胡可清虚热、除疳热,还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是生产传统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的主要原料。
【应用】
阴虚发热。本品甘寒益阴,清热凉血,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为退虚热除骨蒸之常用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潮热盗汗,多与地骨皮、青蒿、鳖甲同用,如清骨散(《证治准绳》)。
疳积发热。本品能清虚热,消疳热,故用治小儿食滞或虫积所致的疳积发热,腹部膨大,口渴消瘦,毛发焦枯等症,常与胡黄连、鸡内金、使君子等药同用,以共奏消积杀虫,健脾疗疳之效;亦可与栀子、人参、薄荷等同用,如柴胡清肝汤(《证治准绳》)。
退热而不苦泄,为清虚热的要药,常与青蒿、地骨皮等药同用。
若温病后期,余热未尽,或久疟不止,体虚低热者,可与白薇、生地、鳖甲、知母等相伍,以益阴退热。
凡小儿疳积,日久化热,症见烦渴燥急者,多与栀子、黄芩、连翘等合用。
3怎样栽培银柴胡
野生银柴胡多生长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荒漠草原地带,土壤多为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水性好的砂质壤土。种植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疏松、渗透性强、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质土。低洼积水、粘重板结、盐碱地不宜种植。银柴胡耐旱、耐寒,适应性强,易种植,而且适宜种植的土地资源比较多,发展生产的潜力较大。
银柴胡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列为三类品种,由市场调节产销。40年来,生产有较大发展,收购量略有起伏;销售逐年稳定增长。属于产销基本平衡的品种。50年代产不足销。60年代至70年代产区加强了收购,产量逐年增长。1978年收购40余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57年增长7倍,销售也逐年同步增长,产销基本平衡。80年代由于资源减少,人工栽培品未形成较大的生产能力,产量有所下降,但市场供应比较稳定。
银柴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野生资源明显减少;人工种植刚刚起步,栽培技术尚不成熟,单产低,商品质量较差。因此,要采取措施搞好资源保护,加强管理;进一步开展科研工作,重点研究栽培技术,提高商品质量,以增加药源,适应市场需要。
几年因银柴胡宁夏、甘肃产区价低,农民已少有种植,07年宁夏、甘肃干旱又对产地产生极大影响,库存转弱。现银柴胡市场货源较少,走动平稳,甘肃产地统货收购价 元,亳州市场成交价 元。
4怎样鉴别银柴胡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草本,高20~40cm。主根圆柱形,直径1~3cm,外皮浅黄色,根头部多疣状突起的茎残基。茎直立,上部2叉状分枝,节略膨大,节间距1~2cm,密被短毛。叶对生,无柄;叶片披针形,长0.4~3cm,宽1.5~4mm,全缘。二歧聚伞花序;花梗长约2cm;萼片5,披针形,长约4mm,绿色,边缘白色,膜质;花瓣5,白色,全缘,先端2深裂;雄蕊10,2轮,花丝基部合生,黄色;子房上位,花柱3。蒴果近球形,外被宿萼,成熟时顶端6齿裂;种子通常1粒,椭圆形,深棕色,种皮有多数小突起。花期6~7月,果期8~9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根呈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径0.5~2.5cm。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具孔状凹陷,习称“沙眼”,从沙眼处折断有粉沙散出,并可见棕色裂隙。根头部略膨长,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栽培品有分枝,下部多扭曲,直径0.6~1.2cm。表面浅棕黄色或浅黄棕色,纵皱纹细腻明显,细支根痕多呈点状凹陷。几无砂眼。根头部有多数状突起。折断面质地较紧密,几无裂隙,略显粉性,木部放射状纹理不甚明显。味微甜。
【药材显微鉴定】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至10余列。皮层较窄。韧皮部筛管群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射线宽至10余列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以射线细胞中为多见。
【药材理化鉴定】取本品粉末1g,加无水乙醇10ml,浸渍15分钟,滤过。取滤液2ml,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亮蓝微紫色的荧光。
【生境分布】生于干燥草原及山坡悬崖石缝中。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等省区。
【采集加工】春、夏间植株萌发或秋后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地上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能功用】甘,微寒。归肝经、胃经。清虚热,除疳热。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内服:3~9g,水煎服。外感风寒、血虚无热者忌用。
5银柴胡的主治功效是什么
1、解热
柴胡有解热止痛的作用,对伤寒、副伤寒疫苗、大肠杆菌液、发酵牛奶、酵母等所致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且能使动物正常体温下降。
2、镇静
柴胡还有镇静的作用,用于内热烦躁引起的失眠多梦有一定的作用。
3、镇咳
柴胡对中枢兴奋药有拮抗作用,因此对咳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抗病毒
柴胡对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牛痘病毒、Ⅰ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疱疹病毒也有效果。
5、促进免疫功能
柴胡能使吞噬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增强。提高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提高淋巴细胞转核率。
6、疏散退热
柴胡还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有很好的疗效。
银柴胡的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