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险因素,此外,高血脂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它还会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因此,大家要高度重视高血脂的危害,积极的预防和治疗。那么,常见的降脂的误区有哪些呢?常见的降脂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目 录
1常见的降脂方法有哪些呢
降血脂方法一、
1、食用低脂食品:如各种瘦肉、牛奶、蔬菜、豆制品、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少食能引起甘油三脂增高的食物,如禽蛋类(尤其是蛋黄)、肥肉、动物内脏(如脑、心、肾、肝、肠)、动物油等。
2、选择降血脂的食物:可选择具有降低血脂作用的蔬菜如洋葱、茄子、芹菜、菜花、辣椒、苦瓜、海带、香菇、大蒜等。
3、减少甜食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摄入过多的甜食或碳水化合物(如米、面食),可在肝脏中转化为甘油三酯,引起血浆中内源性甘油三酯增高。
降血脂方法二、
加强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
运动可以增强机体代谢,提高体内某些酶,尤其是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利于甘油三酯的运输和分解,从而达到降血脂的目的。
降血脂方法三、
避免过度紧张
情绪紧张、过度兴奋,可以引起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增高。
4、降血脂方法四、
对饮食治疗及体育疗法确实无效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一些降脂药物。
1、他汀类:例如洛伐他汀、血脂康等,这类药物主要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中度降低甘油三脂,并有抗动脉硬化效应。适用于治疗以胆固醇升高为主及混合型高脂血症。
2、贝特类:例如吉非罗齐,主要降低甘油三脂、兼降胆固醇。适于高甘油三脂血症。
2常见的降脂误区有哪些呢
血脂一正常停药
当血脂降到期望水平,应继续按同等剂量服药,不要减药量。这是因为,影响血脂的原因有饮食、运动、代谢、遗传等,它们在人体内长期影响着血脂水平。血脂升高时一种慢性代谢性异常,任何一种调脂药物,都无法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一旦停药往往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所以,应该坚持长期服药。
他汀有副作用
事实上,大多数人对他汀的耐受性都很好,只有少数人会出现副作用。服用他汀,应咨询医生,尤其在服用早期应观察肝功能和肌肉的情况,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副作用的发生。
血脂高就是血里的油多
实践证明,高血脂并不是一个“不要紧”的疾病,而是一个严重影响健康,可以导致残疾、死亡的疾病。更为严重的是,高血脂导致动脉硬化已经有年轻化的趋势。
血脂高食疗就行
有患者听说木耳、山楂能降血脂,就天天吃,却不知道要服用他汀来调脂。目前国内外研究显示,他汀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保护血管。
3降脂类药物吃后有什么副作用吗
调脂药引起的副作用常为高脂血症病人所关注。但必须指出,调脂药所致的副作用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药物种类的差异外,不同病人对药物不同的反应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常用的调脂药所致的常见副作用如下:
他汀类药
是目前常用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首选药物,治疗单纯性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者,也用于以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为主,且伴有血清三酰甘油水平轻度增高者。这类药物主要包括洛伐他汀(美降之)、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氟伐他汀(来适可)、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和西立伐他汀(拜斯亭)等。如长期服用可有腹胀、腹泻、便秘、头痛、失眠、皮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见于面部、胸部、肢端有弥漫性瘀斑、伴血小板计数减少)。此外,还有精神抑郁、感觉异常、多发生于面部、头皮、舌头和四肢,表现为麻木感、烧灼感、皮肤过敏或疼痛。并可引起脱皮、血清转氨酶升高。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无力、肌痛、无尿、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等,发生率约为1‰。若及时被发现立即停药,肌病还是可以逆转的,并且不会造成肾功能衰竭。
他汀类药如与环孢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奈法唑酮、抗真菌药、蛋白酶抑制剂、贝特类药、烟酸类药等联合使用时,肌肉溶解的情况可能会加剧,所以,应加以注意。另外,上述他汀类药物,虽然有服用剂量仅为微克的西立伐他汀,但若与贝特类调脂药合用后会造成横纹肌溶解而导致死亡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因此,目前世界上某些国家及我国均已相继停止使用,此外,上述他汀类药物对有严重肝功能损害者或对本品有过敏史者禁用。孕妇,哺乳期、育龄期妇女慎用。
贝特类药
为目前用于治疗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增高的首选药物。也用于治疗以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增高为主,并伴有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轻度增高者。这类药物包括非诺贝特(力平之)、苯扎贝特(必降脂)和吉非罗齐(诺衡)等。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有消化道反应、胆结石发生增加、粒细胞增多、皮疹、肌炎、室性心律失常、体重增加、轻度贫血、血清转氨酶升高和血糖升高等。对原有肝肾功能不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烟酸类药
主要用于治疗单纯性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增高者。也可用于治疗以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增高为主,并伴有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轻度增高者。这类药物包括烟酸、烟酸肌醇酯、阿昔莫司(乐脂平)等,大量服用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同时该类药物有扩张小血管的作用,因此,病人容易出现颜面潮红、皮肤瘙痒等症状,部分病人还可出现胃炎、胃溃疡及房性心律失常、血尿酸水平增高等不良反应。所以,对原有溃疡病、痛风、肝功能不全及孕妇禁用。
胆酸螯合剂类药
适用于治疗单纯性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病人。这类药物包括考来烯胺(消胆胺)、考来替泊(降胆宁)和降胆葡胺(降脂3号树脂)等。服用后容易出现腹胀、腹泻(脂肪痢)、厌食、维生素 A、D、K等缺乏、腹痛或肠梗阻等症状,主要是由于树脂类药物大量服用所造成。由于其胃肠道反应较重,目前国内在临床上已不大应用。
普罗布考(丙丁酚)
用于治疗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的病人,常见的副作用有腹痛、腹泻和腹胀。曾有过出现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的报道,还有可致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的不良作用。
鉴于调脂药副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当您在服用调脂药时,要密切注意观察,特别要把重点放在肝功能损害和肌肉疾病等方面,以便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
提示:高血脂症的治疗期间必须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取,每日用油不应超过25克,限制高胆固醇的膳食。烹调用油宜采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性油,如:橄榄油、玉米油、葵瓜子等。
4服用降脂类药物必须要知晓哪些呢
1. 并非血脂不高就不需服药
有些冠心病病人的血脂在化验单的正常范围内,可医生还是为病人开了降脂药。原因在于,血脂的正常范围因人而异,化验单上的正常范围主要适用于健康人,而对于冠心病患者,为降低再发冠心病或死亡的危险,血脂的理想水平要低于化验单的正常范围。
2. 要坚持长期服药
胆固醇的控制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通常服药1~2个月时,降脂药物会产生最大的降脂作用,继续服药血脂不会进一步降低。但如果停用降脂药,血脂又会回到治疗前的水平。因此,降脂治疗应该长期坚持。
3.选对服药时间
由于胆固醇在晚上合成更多,睡前服用他汀类药的效果更好。洛伐他汀应该与食物一起服用,相反,洛伐他汀缓释剂型应当空腹服用。如果需要同时服用他汀类和贝特类降脂药,推荐贝特类在早上服,他汀类在晚上服。
4. 他汀并非适合所有人
不建议育龄妇女服用他汀类药物或其他降胆固醇药物,也不建议心脏病发作或脑卒中风险较低者服用。
5. 饮食习惯必须改
服药一段时间后,低密度脂蛋白可能逐渐下降,必须记住一定要改变原先的不良生活习惯,身体的健康状况不能只看血脂的高低。同时需要注意食物对药效的影响。如西柚汁、葡萄汁、橙汁等应尽量避免,因其可明显抑制肝药酶的活性,会使他汀类降脂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增加肌肉损伤的风险。
6. 可能伤肝,出现肌肉不适
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增加肌肉组织损伤和肝功能损害,如果与抗生素或其他降胆固醇药物联合使用,风险可能会增加。建议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血脂、肝功、肌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服用。此外,如果服药后出现恶心、胃痛、便秘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嗜睡和肌肉酸痛、乏力或面色潮红等不适,应及时告诉医生,调换药物。
7.与某些药物同用影响药效
除了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等也属于降脂药,很多药物会影响它们的疗效。如抗菌药、抗凝药华法林、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都需要与降脂药分开用。
8. 勿用中草药代替降脂药
现在上市的中草药中,至少十余种都标明有降脂作用。但中药降脂的机制还不清楚,疗效也有待证实,因此,不能擅自代替降脂药品服用,以免耽误病情。
9.收效不能太心急
不能指望吃了降脂药,血液里的胆固醇马上就变少。
10. 不遵守医嘱后果很严重
如果医生认为该服降脂药,而你却没有吃,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风险会升高。
5糖尿病人服用降脂类药物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1、改变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必须改,服药一段时间后,病人的低密度脂蛋白可能逐渐下降,但必须记住一定要改变原先的不良生活习惯,身体的健康状况不能只看血脂的高低。改变饮食和适量运动可使胆固醇降低4%~13%,他汀类药物可使胆固醇降低20%~45%。
2、不吃影响药效的食物
很多食物也会影响降脂药。比如,西柚汁可明显抑制肝药酶的活性,和他汀类降脂药同服会使其血药浓度升高,增加肌肉损伤的风险。因此,服用他汀类降脂药时不要喝西柚汁,而且葡萄汁、橙汁等饮料也应尽量避免。糖尿病高血脂患者要多了解那些食物会影响降脂药,尽量少吃或不吃。
3、加强运动
运动本身消耗能量,包括消耗自身体内的脂肪。运动可以将脂类转化为热量燃烧,使得储存脂类变少,皮下脂肪也减少,血脂也降低,这是热量燃烧的过程。这属于行为方式的一种治疗方法。
4、可能出现肌肉不适
所有药物都有副作用,降脂药当然不例外。例如,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增加肌肉组织损伤和肝功能损害,如果与抗生素或其他降胆固醇药物联合使用,风险可能会增加。此外,如果你服药后出现恶心、胃痛、便秘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嗜睡和肌肉酸痛、乏力或面色潮红等不适,应及时告诉医生,调换药物。
5、不要同时吃多种药物
与有些药物同用影响药效。除了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等也属于降脂药,很多其他药物会影响它们的疗效。如抗菌药、抗凝药华法林、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以及某些降压药都需要与降脂药分开用。
6、戒烟忌酒
香烟中的尼古丁,能使周围血管收缩和心肌应激性增加,使血压升高,心绞痛发作。不适当饮酒能使心功能减退,对胃肠道、肝脏、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均有损害,应绝对戒烟忌酒。
7、不要期望收效快
治疗高血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病人期望收效不能太心急。糖尿病人不能指望吃了降脂药,血液里的胆固醇马上就变少。根据剂量的不同,见效时间可能是一两周,也可能是一两个月。
8、严格遵从医嘱
不遵守医嘱后果很严重,美国心脏协会调查发现,未能坚持正确用药是患者用药不见效的一大原因。研究表明,由于担心副作用或者药费问题,12%的人拿到处方却没取药,12%取了药但没吃,还有22%的人吃一段时间后擅自停药。如果医生认为你该服降脂药,而你却没有吃,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风险会升高。
9、按时服药
吃药要注意时间,比如说他汀类药物晚上吃效果最好,而且要按时服药。
10、定期检查
定时复查血脂、肝肾功能,一般来讲,需三个月复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