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和膀胱疾病会引起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减少,甚至小便闭塞不通。主要见于神经性尿闭、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尿道狭窄等病所出现的尿潴留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少尿、无尿症。治疗的时候以通利小便为主,那么排尿困难有哪些解决办法?我们马上来看看吧。
目 录
1排尿困难的预防
慢性尿潴留:若为机械性梗阻病变引起,有上尿路扩张肾积水、肾功能损害者,应先行膀胱尿液引流,待肾积水缓解、肾功能改善后,针对病因择期手术或采取其他方法治疗,以解除梗阻。
若为动力性梗阻引起。多数病人需间歇自行导尿、自行导尿困难或上尿路积水严重者,可作耻骨上膀胱造口术或其他尿流改道术。
防治尿潴留的相关注意事项:
1.在产后4-6小时内。无论有无尿意,应主动排尿。此外,可在产后短时间内多吃些带汤饮食,多喝红糖水,使膀胱迅速充盈,以此来强化尿意
2.不习惯卧位排尿的产妇,可以坐起来或下床小便。
3.用温开水洗外阴部或热水熏外阴部以解除尿道括约肌痉挛,诱导排尿反射。也可用持缓的流水声诱导排尿。
4.在耻骨联合上方的膀胱部位,用热水袋外敷,以改善膀胱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
5.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毫克,促进膀胱收缩排尿。 采用以上措施仍不排尿,可在严密消毒后插入导尿管,保留导尿管24-48小时,每隔4小时开放一次。
2排尿困难分型
阻塞性排尿困难
(1)膀胱颈部病变
膀胱颈部被结石、肿瘤、血块、异物阻塞;或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晚期妊娠压迫;因膀胱颈部炎症、狭窄等。
(2)后尿道疾患
因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前列腺急性炎症、出血、积脓、纤维化压迫后尿道;后尿道本身的炎症、水肿、结石、肿瘤、异物等。
(3)前尿道疾患
见于前尿道狭窄、结石、肿瘤、异物,或先天畸形如尿道外翻,阴茎包皮嵌顿,阴茎异常勃起等。
功能性排尿困难
见于脊髓损害,隐性脊柱裂等器质性病变。
也见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糖尿病引起植物神经损害所致。
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在公厕可排尿困难。
会阴区手术产伤可反射性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引起排尿困难。
3排尿困难物理缓解方法
如果你发觉自己排尿困难,应该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切不可听之任之。医生处理该病的方法很多,
比如指压穴位、针灸推拿等。如果保守疗法无效的话则可考虑留置导尿管。
但一般来说,在家里多喝水,并进行简易的辅助方法就可以起到缓解尿潴留的作用。我们为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1、条件反射法:拧开水管或用水杯倒水,让哗哗的流水声刺激排尿中枢,诱导排尿。
2、局部热敷法:用食盐500克炒热,布包,乘热敷小腹部,冷却后炒热再敷,有利于排尿。
3、吹鼻取嚏法:用皂角粉少许,吹入鼻中取嚏,常可使排尿成功。
4、加压按摩法:在排尿时按摩小腹部,并逐渐加压,可促进排尿。
5、呼吸调息法:吸两次气,呼一次气,反复进行,直到排尿为止。
6、通下大便法:用开塞露一只,注入肛门,有便意时排大便,一般尿液会随大便排出。
4排尿困难吃什么
1、红豆
红豆中除了含有丰富的钾之外,其外皮中所含的皂角苷有很强的利尿作用,对脚气病和因肾脏功能衰退引起的脸部、脚部浮肿,有很好的改善之效。
食用方法:红豆常被做成豆沙馅使用,但若想用于消肿,这种做法却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做豆沙馅是留下煮熟烂的红豆,而皂角苷已经随着倒掉的汤水流失了。熬红豆汤是首选,用小火煮,熬到汤的分量只有加清水时总量的一半即可盛出饮用。
2、鲤鱼
以鲤鱼作食补材料,能消除孕妇怀孕期间的浮肿,促使产后母乳分泌顺畅,同时还对咳嗽、肝脏病、皮肤病、胃溃疡、风湿和痔疮等疾病有效。
食用方法:为了去除鲤鱼肉中的泥腥味,可将鲤鱼先放入干净的水中养1-2天,再宰杀制菜。鲤鱼的烹饪方法很多,清蒸或红烧都不错,但是不管选择哪种方法,烹制的时间都要长一些,直至骨头炖软为止。
3、土豆
土豆因营养丰富,又被称为“长在土里的苹果”,它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分,而无机盐中的钾含量很高,钾不仅能帮助身体排出因食盐过多而滞留在体内的钠,还能促进身体排出多余水分。
食用方法:为了有效利用土豆中的钾,在蒸、烤或煮土豆时,最好不要去皮;用土豆炖菜时,不妨连汤一起喝掉;若是炒制土豆,则避免切得过碎,以及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同时,有土豆配制的菜味道宜尽量清淡。
4、黄瓜
黄瓜中90%以上的成分都是水,营养价值也不高。但是,黄瓜皮中所含的异檞皮苷有较好的利尿作用,因此,黄瓜自古以来便用于膀胱炎和急性肾炎的应急治疗。
食用方法:黄瓜可以连皮生吃,如果连着瓜蒂、藤蔓一起干燥后煮水喝,更能获得强力的利尿效果。但是,胃肠易寒冷的人,不适宜过多食用生黄瓜。
5、西瓜
西瓜含有一种氨基酸类的成分,叫作瓜氨酸,有很好的利尿功效,同时也是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物成分之一,还对因心脏病、高血压及妊娠引起的浮肿有效。
食用方法:西瓜皮可用来煮水饮用,另外还有一种西瓜糖疗法。具体做法是,取成熟的西瓜2-3个,用勺挖出果肉,并放入纱布中挤出汁,将西瓜汁倒入锅中,以文火煮,约5-6个小时后,煮至1杯左右的分量,且汁水已变稠,呈糖浆状,放入干净容器中保存。每天饮3次,1次1-2匙。
5排尿困难中医针灸辨治
温热下注
主证:小便量少、热赤、甚至闭寒不通、小腹胀、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以取足太阴经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取穴: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中极。
肾气不足
主证:小便淋沥不爽、排尿无力、面色晄白、神气怯弱、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而尺弱。
治法:以取足少阴经穴为主,辅以膀胱经背俞穴,针用补法或用灸。
取穴:阴谷、肾俞、三焦俞、气海、委阳。
外伤
主证:小便不利、欲解不下、小腹胀满、有外伤或手术病史。
治法:以通调膀胱气机为主,针灸酌选。
取穴:中极、三阴交。
可见,排尿困难,应病因、症状不同,选取的穴位不同,针灸治疗方法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