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和通过未知的机制而致。继发性多发生于代谢性紊乱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有关。
目 录
1血脂到什么程度算高
高脂血症指的是血浆当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成人总胆固醇的正常范围值在2.86-5.98mmol/L(110-230mg/dl), 甘油三酯的正常范围值在0.56~1.7mmol/L,高于这两个范围都是属于不正常的。当然短期饥饿也可能会因为储存脂肪的大量动员,而使血脂含量的暂时性升高。食用高脂肪膳食后,血浆脂类含量同样也会大幅度的上升,不过这些都只是暂时的,通常在3~6小时后可逐渐趋于正常。因此在检测定血脂时,通常是在饭后的12~14小时采血,这样才能较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情况。
2血脂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高血脂是由于脂质积聚并侵入细胞内或内膜下细胞间隙,导致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出血、血栓形成和钙质沉着。由于细胞内,外脂质积聚明显,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粥样硬化的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减弱,官腔缩小,所支配器官可发生缺血性病变。高血脂主要是血浆中VLDL和LDL增多,侵入动脉壁,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血浆中HDL有助于把组织中过多的胆固醇以酯的形式转运出来,不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3血脂高该如何预防
调节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
(1)、调节饮食结构的原则:限制摄入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选用低脂食物,增加维生素,纤维。
(2)、正常老年人每日膳食结构:一个鸡蛋,一个香蕉;一碗牛奶;500 克水果及青菜;100克净肉,包括鱼、禽、畜等肉类;50克豆制品;500克左右的粮食;每天饮用汤,每餐一碗。
(3)、具有降血脂的食物:大蒜,生姜,茄子,山楂,柿子,黑木耳,牛奶等。
(4)、高血脂患者治疗膳食,例如:早餐,豆浆200毫升,蒸饼50克,煮熟黄豆10克;中餐,标准粉、玉米粉两面馒头100克,米稀饭50克,瘦猪肉25克,炒青椒100克,炒豆角100克;晚餐,米饭150克,小白菜100克,熬豆腐50克,粉条10克,鲤鱼20克,土豆丝100克;全日烹调用油12克。
(5)、改善生活方式:a、减肥:肥胖就是脂肪过剩,也是动脉样硬化的外在标志。b、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引发和加重动脉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c、控制酒精:酒对人体少饮有利,多饮有害。酒的热量高,多喝加重肥胖。d、有氧运动。
查看详情>>4血脂高的症状有哪些
轻度高血脂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定期检查血脂至关重要。
1、一般高血脂的症状多表现为: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还会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相混淆,有的患者血脂高但无症状,常常是在体检化验血液时发现高脂血症。另外,高脂血症常常伴随着体重超重与肥胖。
2、高血脂较重时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并出现相应表现。
3、长期血脂高,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冠心病和周围动脉疾病等,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间歇性跛行(肢体活动后疼痛)。
4、少数高血脂还可出现角膜弓和脂血症眼底改变。角膜弓又称老年环,若发生在40岁以下,则多伴有高血脂症,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多见,但特异性不强。高脂血症眼底改变是由于富含甘油三酯的大颗粒脂蛋白沉积在眼底小动脉上引起光折射所致,常常是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并伴有乳糜微粒血症的特征表现。
查看详情>>5血脂高该怎么治疗
1、血脂高的原因如果是先天性的因素造成的,那么治疗的时候要积极的消除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继发性的血脂高症状,要先找到导致血脂高的原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积极的有效治疗。
2、血脂高的症状药物治疗的时候,可以采用降总胆固醇类的药物和降甘油三酯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这些药物能有效的对比较严重的血脂高患者进行治疗,能让患者的血脂高症状得到很好的控制。
3、血脂高的症状除了使用药物进行积极的治疗外,还要积极在平常的日常饮食上多加控制。不要吃过于油腻和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吃胆固醇比较高的食物,这样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6血脂高吃什么好
1、主食,一般是指碳水化合物,例如含有高纤维素的谷类等。这类食物可以在体内慢慢“燃烧”,长时间释放热量,增加人体的耐力,是身体尤其是大脑所需要的理想“燃料”。主食应以豆类、燕麦、粗米、全麦面包、土豆、南瓜等为主,至于炸薯片、白面包、油条、蛋糕、点心等,最好是不吃或是少吃。谷类的每天摄食量应为250~500克。
2、蔬菜和水果,脂肪含量较少,不含胆固醇,热量很低,含有大量膳食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抗脂质过氧化。纤维素更有降低血脂、帮助消化的功能。蔬菜、水果最好是选食新鲜的。果汁虽然也是健康食品,但与新鲜蔬菜、水果相比,毕竟少了一些纤维素。
3、奶制品,可以向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素,尤其是内含的大量钙质可以强健人体的骨骼。但是,不能忽视某些奶类食品含有大量的脂肪。因此,在食用奶制品时,最好选食无脂的或低脂的,如低脂酸奶、奶酪等。人造黄油含有氢化植物油,而多食氢化植物油可令血胆固醇增高。
4、肉类,最好选瘦肉、鱼和去皮的禽肉。不宜多吃高脂肪、高盐加工的肉食、含脂肪高的肉、含胆固醇高的食品等。此外,每天吃肉不要超过200克,其中红肉少于100克。应当注意的是:(1)、鸡肉去皮可去掉绝大部分脂肪,是肉类中的首选;但鸭和鹅即使去掉皮,仍然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应少吃;(2)、与畜肉和家禽相比,大多数鱼的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含量较低, n-3脂肪酸较高,且含有丰富的铁。多吃鱼对人体有益;(3)、贝类也含有丰富的铁质,但各种贝的胆固醇含量不一样。扇贝、蚌类含胆固醇较低,可适量食用;(4)、鱿鱼和虾含胆固醇较高,最好少吃。
5、禽蛋类,蛋黄富含胆固醇,1个蛋黄含胆固醇约200~250毫克。蛋白不含胆固醇,2个鸡蛋的蛋白质营养相当于1个鸡蛋。最好每周吃4个鸡蛋。
6、脂肪,n-3脂肪酸主要来自鱼和海洋生物的体脂,具有降低甘油三酯、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n-6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油,可降低血胆固醇。为了减少饮食中脂肪的摄入,烹调时,最好是:(1)、去除肉类的可见脂肪,或选择去皮家禽肉;(2)、以蒸、煮、烤代替油煎;(3)、油煎时使用不黏锅,以减少用油量;(4)、烤肉时将滴下的油去掉;(5)、拌肉馅时先煎出油,把油沥去;(6)、做鱼时不用油煎,而用葡萄酒、柠檬汁代替,滤掉炸鱼的油;(7)、做汤时冷冻一下,再除去浮在面上的油;(8)、做菜时可多用调味品,少放盐。
7、膳食纤维,每人每日摄取膳食纤维20~30克可降低血胆固醇。例如:燕麦含的可溶性纤维是小麦的10~15倍,每日吃60~70克燕麦,可降低5%~6%血胆固醇,患心脏病的危险可降低10%~12%。如果每天吃一碗燕麦粥,在不吃药的情况下,有一半高血脂病人的血胆固醇可降至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