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也别觉得感冒没啥大不了,尤其是年轻人,感冒本身虽不可怕,但由此引发的重症心肌炎可会要命,虽说发生的几率不高,但一旦引发心衰和严重心律失常,后果是灾难性的。
目 录
1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的区别是什么
感冒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疾病,正常人一旦着凉就容易引起感冒。然而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感冒症状很严重,持续时间长,而且周围好多人都在扎堆儿患感冒,有经验的人知道,这八成是患了流行性感冒了。那么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又该如何区分它们呢?
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由於病毒是经由空气传播,因此首当其冲的是鼻子。病毒首先感染鼻黏膜,然後不断繁殖,引致鼻黏膜发炎,出现打喷嚏、流鼻水、鼻塞等病徵。
一般的感冒是指「鼻感冒」,对人体的影响通常只限於呼吸系统。所有徵状都与鼻有关,如鼻涕、鼻塞和喉咙痛、咳嗽、甚至发烧等。一般数天後便可痊愈。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致。流感徵状影响全身,包括发热发冷、出汗、全身酸痛、头痛、骨痛、肌肉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咳嗽、鼻塞等,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可以致命。流感病毒的特性是有不种类型,每十年左右便会出现新的病毒品种。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知道了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的区别,原来流行性感冒对身体的危害是那么大,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得了流行性感冒不能拖,一定要及时就医,辨证施治,才能早日康复。
2小儿感冒会造成心衰吗
常见的感冒等小病小灾,心脏不好的人可别忽视,因为许多心衰的发生往往不是因为大病,而是这些小灾。冬季防心衰,有三道坎要迈稳。
心内大夫怕感冒
心内大夫最怕心衰患者感冒,他们一感冒,大夫们就紧张,因为感冒后常并发气管和肺部感染,而心衰患者最害怕的就是感染。感染是心衰重要的诱发因素,加重心脏负担不说,有时候会对心肌造成直接损伤。所以患者一定要拉紧防感冒这根弦,这关系到保护心功能的大事。
普通人也别觉得感冒没啥大不了,尤其是年轻人,感冒本身虽不可怕,但由此引发的重症心肌炎可会要命,虽说发生的几率不高,但一旦引发心衰和严重心律失常,后果是灾难性的。冬季流感高发,感冒后除了及时治疗外,树立起休息的意识很重要,许多西方国家的人们,患了流感后休息的意识都非常强,但是我们国家许多人往往不拿感冒当回事,抗病熬夜,过度劳累,结果引发了很多猝死的痛心事件,所以重感冒后,千万别硬撑着,该歇就要歇。
张弛得当才护心
心脑血管和高血压患者,冬天要做好防心衰“保健操”。这个季节血管会高度收缩,容易痉挛,导致原有的心肌供血不足,同时心脏负荷加重,易致心衰发生;而且冬天大家喜欢进补,血液黏稠度高,血脂常控制不好,这也会刺激导致血管内的斑块破裂,致心梗发病率高。所以患者一发现自己血压血脂异常就要及时调整用药,多休息,让血管“松下来”,防好心衰。
但是心脏虽然不能太累,也不能歇过头。天冷后,大家多爱在室内呆着,锻炼不够,心脏的耐受度降低,也可能引发心衰事件。所以阳光好的时候还是要出门适当活动锻炼。
糖友定期查心脏
心衰不光是心脏病患者要操心的事,糖友们也不能大意。糖尿病患者心脏泵血能力比较弱,所以有糖尿病的心衰患者死亡率比没有糖尿病的心衰患者死亡率要高。动脉硬化发生的基础是代谢障碍,而糖尿病患者不仅有糖代谢障碍,还有蛋白、脂肪的代谢障碍,甚至有水、盐、酸、碱代谢失调。因此,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动脉硬化症,使心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
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日常做好心脏的监控,定期到医院做个心电图检查,及时了解自己心脏的情况,即便是没有心脏病史的糖友也别麻痹大意。
3小儿感冒的病因
我们的生活中会出现很多的小儿感冒疾病的患者,引起该病的原因有很多,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知识,做好预防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该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一、病原体
多以病毒感染为主,可占源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菌引起的较少见。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推动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并发化脓性感染。
常见病毒
(1)鼻病毒: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体,约有5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该病毒引起。可致上感、支气管炎及中耳炎。
(2)呼吸道全胞病毒:至今已鉴定有2个主要血清型和9个亚型。它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多见于新生儿和6 个月以内的婴儿,可引起小流行。该病毒对婴幼儿呼吸道有很强的致病力,症状较重,可有鼻炎、高热、喉炎、咽炎,还可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但对年长儿童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
(3)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5年一次。乙型对人类致病性较低,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只造成散发流行。该病毒主要引起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上感,也可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4)副流感病毒:分 1、2、3、4四种血清型。1型称为“红细胞吸附病毒2型”(HA2),2型称为“哮吼类病毒”Ⅰ型(HA1)。这两种往往引起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也常出现哮吼。其中1型是儿童喉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3型经常导致肺炎和细支气管炎。4型称为M-25,似较少见,难以检出,可在儿童及成人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4如何预防小儿感冒
小儿感冒多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指鼻、咽、喉部的感染,如果感染向下蔓延则可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少部分是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引起。天气寒冷,人的抵抗力下降,室内不通风,很容易造成感冒病毒的蔓延,而抵抗力弱的婴幼儿最容易被感染。
一、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发病诱因:
衣服穿得过多或过少、天气骤变、环境污染和被动吸烟等,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应注意防范。注意及时为宝宝增减衣服,但不要穿得过多。
二、避免交叉感染少去公共场所:
接触病儿后要洗手,必要时穿隔离衣,隔离不但保护邻近小儿,又可减少病儿发生并发症,在一般托幼机构及医院中可以执行,在家庭中成人患者避免与健康儿接触。病房要实行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消毒出院病人的床铺及常备清洁空床,以便随时接收新病人。冬季尽量少带宝宝去那些人多、空气不好的公共场所。
三、室内温湿度要适宜常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温度在20到23摄氏度之间,不宜太热;保持室内湿度,经常开窗通风,保证房间里空气的流通。
四、多喝水积极锻炼:
让孩子多喝水非常重要,利用自然因素锻炼体格十分重要,如经常开窗睡眠,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等,都是积极的方法,只要持之以恒,经常进行,就能增强体质,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五、注射疫苗:
最近认为,应用减毒病毒疫苗,由鼻腔内滴及/或雾化吸入,可以激发鼻腔和上呼吸道粘膜表现分泌型IgA抗体的产生,从而增强呼吸道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大量研究工作指出,分泌型IgA对抗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比任何血清抗体更佳。由于肠道病毒和鼻病毒的型别太多,很能进行疫苗预防。
感冒是儿童感染性疾病的“百病之源”。反复感冒可以使儿童的机体抵抗力降低,促发孩子营养不良和贫血,婴幼儿支气管炎和肺炎多数是由感冒发展转变而来的,许多小儿传染病如麻疹、水痘、幼儿急疹、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脑膜炎等以及病毒性心肌炎早期症状均为“感冒”,此外,上感还可以引起急性肾炎和风湿热。
温馨提示:全身症状如精神、食欲等,常较热度及白细胞更为重要。如饮食精神如常者预后多良好;精神萎靡、多睡或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者,应加警惕。因此,若孩子感冒后出现其他症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5小儿感冒的概述
小儿感冒,病名。由外感时邪病毒所致。由于小儿冷暖不知调节,肌肤嫩弱,腠理疏薄,卫外机能未固,故易于罹患。受病以后,因脏腑嫩弱,故传变较速,且易兼夹痰壅、食滞、惊吓等因素而使证情复杂。证治仍分风寒、风热为主。唯于小儿,辛温不宜过于湿热发散,辛凉亦不宜过多苦寒。若夹痰者,佐以宣肺化痰;夹食滞者,佐以消食导滞,夹惊吓者,则佐以安神镇惊或平肝熄风之品。
小儿感冒即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俗称“伤风”,临床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症状,喉部以上,上呼吸道鼻咽部的急性感染,亦简称“上感”。小儿感冒以病毒为主,除此外可有支原体和细菌感染。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较多。幼儿期发病最多,学龄儿童逐渐减少。
温馨提示:
宝宝发热应首选物理降温,尤其是小婴儿发热,在物理降温无效时,再适当小量使用退热药进行药物降温。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如上呼吸道某一局部炎症特别突出,即按该炎症处命名,如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急性上感主要用于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并不确切者。鼻咽部感染常出现并发症,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