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为两侧对称性的丘疹、丘疱疹、水炮等各型皮疹。急性湿疹发病急,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可循序出现,但常有2-3种皮疹同时并存或在某一阶段以某型皮疹为主。常因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使病情加重。亚急性湿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但搔抓后可能糜烂。慢性湿疹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
目 录
1湿疹是什么症状
症状一、亚急性湿疹:常常表现为皮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但搔抓后仍出现糜烂。
症状二、慢性湿疹:常常是由于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导致的,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
症状三、急性湿疹:发病急,常呈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和外阴部好发。在病程发展中,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现,但常有2-3种皮疹同时并存或在某一阶段以某型皮疹为主。常因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使湿疹病情加重。
2湿疹吃什么好
【饮食护理要点】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之物,多食水果、蔬菜、豆类,忌辛辣、虾蟹腥发动风之品。多食粗纤维食物,忌烟酒。
1,湿热浸淫 宜食清热利湿之品,如薏苡仁、赤小豆、豆腐、芹菜、苦瓜、冬瓜、西瓜翠衣,可凉拌鲜马齿苋、鲜蒲公英等。食疗方:冬瓜粥。
2,脾虚湿蕴 宜食健睥利湿之品,如玉米须、陈皮、山药、薏苡仁、扁豆等。食疗方:赤豆小枣粥。
3,血虚风燥 宜食滋阴润燥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樱桃、桑椹、荔枝等。食疗方:桑椹百合汤(桑椹、百合、红枣、青果加水适量煎汤饮用)。
4,注意饮食与发病的关系 如发现食用某种食品加重或诱发本病时,应忌食。婴儿湿疹注意饮食调理,喂食、喂乳要节制。
3湿疹诊断标准
湿疹的诊断:
一、病理变化:
急性期:主要在表皮,细胞内、外水肿,表皮内水疱形成,疱内有少数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真皮上部血管扩张、水肿,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轻度炎症细胞浸润。
亚急性期:表皮细胞内水肿,也可有小水疱,并可有角化不全及轻度棘层肥厚,真皮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
慢性期: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及轻度棘层肥厚、表皮脚延长,有时也可见到细胞间水肿,真皮上部炎性细胞浸润。
二、诊断
根据皮疹多形性、分布对称、境界不清、常在冬季加重、反复发作、剧烈瘙痒等临床特点,诊断不难。手部湿疹须和手癣鉴别,后者常为单侧发病,皮损由一处向四周逐渐扩大,夏季重,常同时有足癣或甲癣,真菌检查阳性。除依靠临床表现外,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对鉴别诊断亦有意义。
鉴别诊断:
1.急性湿疹需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 后者常有明确的接触病史。皮损发生在接触部位,皮疹形态一般比较单一,境界清楚,除去病因较快痊愈。而急性湿疹常缺乏上述特征。
2.慢性湿疹需与神经性皮炎相鉴别。手足部湿疹需与手足癣鉴别,后者常单侧起病,进展缓慢,损害边缘清楚,真菌检查阳性可以确诊。
4婴儿湿疹易发病部位
耳部:惯发在耳后皱襞处,中医称旋耳疮。多发于耳前或耳后缝间,也有波及整个耳壳。局部潮红、灼热、瘙痒、红斑、水泡、糜烂、皲裂、渗液、结痂等为其主要症状。皮损多对称分布、痒感较著、易并发感染。以儿童患者占多数。
手部:本型最大特点是易受气侯影响,多见冬天加重,而夏季缓解。常常侵犯指背,皮损表现浸润增厚较明显,可伴皲裂及脱屑。奇痒难忍,往往因洗涤剂等刺激而招致病情恶化。
小腿:此型临床较为常见,好发生在胫部内、外侧面,分布对称,皮疹表现与急性或慢性湿疹相同。某些患者并发静脉曲张,多在小腿下三分之一处,患处因血液回流障碍,可引起慢性瘀血,局部色素沉着颇著,有的还可发生溃疡。
肛门:病发于肛门处,亦可涉及附近皮肤,皮损常为浸润肥厚,湿润或少许渗出,也能引起皲裂、剧痒。
脸部:红色的小点点。
5 湿疹不能吃什么
新生儿湿疹不能吃什么:宝宝如果对牛奶过敏,可以煮久一点,使蛋白变性,这样可以减少致敏物。
新生儿湿疹妈妈不能吃什么:
1、忌致敏食物。如果在饮食方面发现有致敏的食物,如鱼、虾、蟹、牛肉、羊肉、鸡、 鸭、鹅、花粉等引起,应彻底禁忌这些食物,以免引起变态反应,导致宝宝湿疹复发或加重病情。
2、忌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吃葱、大蒜、生姜、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耗阴助阳,对湿疹是一种刺激,应该避免食用。
3、忌发湿、动血、动气食物。中医认为对皮肤湿疹的人来说,应该要忌吃发湿的食物,如竹笋、芋头、牛肉、葱、姜、梨、蒜、韭菜等;动血的食物,如慈菇、胡椒等;动气的食物,如羊肉、莲子、芡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