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脑梗死这种疾病,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都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因此,了解脑梗死的尤为重要。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有关脑梗死的小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 录
1脑梗死的运动疗法
1.按摩:对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早晚最好至少能按摩一次.
2.稍能活动时可在家人的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3.逐渐开步走路训练.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家人陪着时可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注意开始时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过于劳累适得其反.
4.上肢锻炼。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上时可自己训练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
5.日常生活动作训练.这个包括洗脸穿衣,进食等日常的一些动作,情况好一点的还可以适当锻炼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如洗碗,浇花,折衣服之类的.
6.情况好转后能自行行走家人可以陪着出去走动走动,有利于全身关节肌肉的功能的进一步恢复
查看详情>>2脑梗死的饮食护理
(1)脑梗死的病人要经常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这样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的形成。
(2)脑梗死的病人有食盐的用量要小,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
(3)适量增加蛋白质。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食鱼类,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粘滞有利。
(4)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
(5)控制总热量。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
(6)限制脂肪摄入量。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减少动物脂肪,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要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每日应在300毫克以内,相当于每周可吃3个蛋黄。
3脑梗死会遗传吗
现在脑梗死为常见病,有很多病人的家属到一定的年龄阶段就会发病,这让人开始怀疑脑梗死病是不是遗传性的疾病,下面我们来看看专家是如何解析的:
脑梗死主要病理基础上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硬化形成与遗传因素有关。被认为是多因遗传病。因此脑梗死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国外也有研究表明,脑血管病患者父母死于脑血管病者比对照组高4倍,双胞胎患脑梗塞有一致性,这些都说明遗传因素在脑梗死发病上有一定意义。而一定脑梗死的高发因素的遗传性,也更加肯定了该遗传因素的存在。但在它的形成过程中。遗传并不是唯一因素。而与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关系密切。这就是说。父母患脑梗其子女不一定必患脑梗。当然,这些人比非脑梗塞子女患脑梗死的可能性要大些。尤其是双方父母都是脑梗死患者,其子女脑梗死的患病率比一般子女要高。对于脑梗死的防治。都应该是从饮食。锻炼,用药,危险因素控制等综合性的进行治疗,改善症状,防止进展复发。
以上的解析证明了脑梗死是具有遗传性的,但是遗传性也不是患病的唯一因素,与环境和饮食也有很大的关系
4哪些人容易得脑梗死
1.有脑梗死家族史的人。脑梗死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在世界各国都有大量病例。在经过各国的病例分析后,发现脑梗死患者一般都有家族史。因此如果家族长辈中有患脑梗塞的话,应当引起注意和警惕,在生活起居和饮食上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2.有血压异常疾病(高/低血压)的人。长期的血压异常,比如严重的高血压,可能造成血液质量下降,血压代谢失衡,久而久之使血液中的垃圾增多,血管壁变得粗糙。当这些情况发生在脑部血管中时,就容易引发脑梗死症状。因此,高血压和低血压患者,日常饮食应多吃具有血管清理作用的食物,比如黑木耳、猪血等等。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样,也是一种常见的引发脑梗死的基础病。在患有高血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饮食禁忌,并做好日常身体锻炼,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4.肥胖病人。在医药领域,肥胖已经认为是导致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而脑梗死和冠心病同属于心脑血管引发的疾病,它对于脑梗死的发病也存在着影响。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勤加锻炼身体,远离肥胖,远离脑梗塞。
5.血液红细胞含量偏高的人。人到中年以后,应当每年做一次详细的全身体检,其中尤其应该注意自己的血液指标。如果发现自己的血液红细胞水平偏高,即应当引起注意。目前有科学研究和发现,血液红细胞水平较高,相对于正常水平的人,具有更高的脑梗死发病风险。
6.血脂水平高的人。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饮食习惯的恶化,大鱼大肉引发了一批又一批的高血脂患者。血脂水平一高,就容易引起血液质量下降、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继而容易引发脑梗死的发生。
7.血液呈高凝低纤溶状态的人。高凝低纤溶是血液所呈现的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血管内产生了血栓,我们自身的溶解血栓的功能会下降。长此以往,血栓增多,血流不畅,遇到脑梗死的风险大大增高。平时应多注意长辈的体检报告,如果医生提示血液高凝低纤溶,则应当警惕可能发生的脑梗死。
8.大量吸烟的人。众所周知,吸烟的同时会把各种有害物吸入体内,其中有些杂质和有害物质进入血液,提升了血液粘度。最新的研究表明,长期吸烟的人脑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近两倍。因此,为了健康,让家人少抽烟或者戒烟吧。
5脑梗死患者应注意什么
1、上床睡觉和起床不可猛睡猛起,动作要轻缓,以防损伤脑血管。
2、睡觉醒来后不要立即起床,特别是起床大小便的时候,应在床上清醒5分钟左右再起床。
3、适量的多喝一些白开水,早中晚各一杯。尤其在清晨和晚间。这样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的形成。
4、饮食应予以清淡、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少食多餐。不可食用动物内脏,动物油类,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多吃蔬菜、水果。
5、弃绝一切的肉食,多吃五谷蔬菜和水果,食用一些芹菜、洋葱、豆腐、木耳、红薯、胡萝卜、大枣、豆干、西红柿、海带和绿叶蔬菜等,喝豆浆、大米稀饭、小米稀饭、或者是蔬菜粥、面汤等,海鲜不要吃,猪肉不要吃
6、注意忌暴怒或忧郁:情绪恶劣,尤其是暴怒或长期忧郁、焦虑,可引起血管神经调节失常,或导致脑血管收缩,是诱发脑梗塞的重要诱因。
7、注意忌受寒:寒冷的刺激,不仅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还可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易诱发脑梗塞,所以冬季往往是脑梗塞的高发季节,这个季节对脑梗塞的二级预防尤为重要。
8、平时适当做一些体力活动,情绪平稳。
9、康复训练可不是多走路那么简单!一定要循序渐进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开始时做深呼吸及简单的主动运动,着重手脚的伸展运动:肩外展、上肢伸展、下肢弯曲。可逐步增加坐、立、行走练习,进行正确步态行走、上下楼。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傍晚锻炼,饭后则宜45分钟后再运动。
10、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自我感觉是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点心跳、周身微热、面色微红、津津小汗是运动适量的表现。
11、每次运动时间宜在20分钟以上,每天最好控制在30~60分钟,
12、有氧运动都得由小到大,从弱到强,还要根据自身疾病和身体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以免诱发和加重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