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就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喝中药茶能有效缓解冬季四肢冰冷的问题?喝中药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下面为大家带来介绍。
目 录
1喝中药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1喝中药的时间是有讲究的,不同的药效饮用的时间也不同,比如一些具有行气化瘀功效的中药就适合早上吃,有些具有促进消化功能提升的中药就适合中午的时候服用,好药注意按疗程按时间服用。
2因为中药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所以还不能和饮食形成冲突,在重要期间的饮食要做到忌口。不可以吃辛辣的,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还要注意药物之间是否具有抗药性,不要造成互相的影响。
3在春秋和冬季适合喝中药进行身体的调理,特别是秋季因为夏季的暑热造成人们的身体里淤积了很多的毒素,出现了一些肾虚肾亏的症状,要特别的进行调整,补充身体缺失的能量和气。
注意事项:喝中药的讲究有很多,也需要患者及时的发现自己身体的问题并且去看中医,中药一定要趁热喝,最好能够现熬制现服用,如果没有条件可以将熬制好的药物进行包装,放在冰箱里定时服用,保证药效的稳定。
查看详情>>2喝中药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1首先,中药熬好之后在什么温度喝是很有讲究的。一般如果是治疗风寒、感冒什么的最好就是热服,就是温度相对较高的时候,这个时候喝的话对于治疗风寒感冒是很好的,而如果喝中药是为了解毒、止吐之类的,就最好是冷服,而大多数中药比较适合的是温服,就是汤药的温度在常温,就可以了。
2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喝完中药的汤药最好不要吃掉剩下的药渣,有很多人喝中药的时候怕浪费,就把喝剩下的药渣一起吃掉,其实,中药往往在熬制之前没有细致的清洗,所以这时候的药渣里面一般都含有细沙之类的,对于我们的身体是不好的。
注意事项: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是一样,所以我们更加要注意在喝中药的时候的一些小细节。
查看详情>>3中药不止三分毒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敲响个警钟:对中药要有清醒、正确的认识,正确服用才能健康、长寿。在中药面前保持清醒并不意味着不服用中药。中药、西药都是药,是药就有三分毒,而中药不止三分毒,为什么呢?
西药的药物成分一般比较单纯,人们常说的所谓“三分毒”都标在说明里,任何一种西药的说明里都有明确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证、适应证。但中药从来没有注明副作用、不良反应等,这样无形中就有可能不止三分毒了。
《神农本草》记载了365种中药材,并分成了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功能滋补强壮,延年益寿,无毒或毒性很弱,可以久服;中品120种,功能治病补虚,兼而有之,有毒或无毒,当斟酌使用;下品125种,功专祛寒热,破积聚,治病攻邪,多具毒性,不可久服。可是现在很少有人重视这120种中品和125种下品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并且中药独特的煎煮方式,也使得医生不知道他开出的药方经煎煮后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对人的脏腑有哪些副作用。
具体讲,中药分为三大类:植物药,矿物药,动物药。首先为什么说植物药有毒?与远古时代相比,现在我们的生存环境很恶劣,周围充满有害物质,如有机磷农药:从敌敌畏、滴滴涕开始,到后来的1605、乐果等等,这些农药的半衰期有的长达20年甚至更长。农药洒在植物的叶子上,随雨水冲到根部,被植物慢慢吸收,再加之某些重金属,如果长期服用这些植物,就等于慢慢吸收有机磷农药和重金属,短期服用没关系,如果长年服用,您想一想对健康有好处吗?
很多植物药本身对人体的心、肝、肾、骨髓、血液、脑等都会造成不良反应。因为中草药的毒副作用比较复杂,所以服用时应该听取医生的意见。比如关木通容易造成肾损害,而川木通就无此不良反应。
再说动物类药有毒副作用吗?这是肯定的。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蚯蚓也称地蚕,中药名叫“地龙”,它可以吸收土壤里有害的物质,像重金属之类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抽检了我国九个省市地区的地龙,发现它体内的含砷量已经远远超过国家标准,各地超标的情况都很严重。到今天这样一个处处都可能有污染的环境,就更不一样了。试想如果一个人长期服用地龙,就等于喝砷,是一个慢性中毒的过程。除地龙外,很多虫类药比如蜈蚣、全虫等都一样。
另外,许多矿物质本身就是重金属,服用过多就可以对人体有害。
4喝中药时千万不可加糖
在每个方剂中,组成的药物皆有“酸、苦、甘、辛、咸”的不同,药性也有“寒、热、温、凉”的差异。而糖类也具有一定的药性及疗效,例如,糖具有润肺和中、补脾缓肝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肺燥咳嗽、口干舌燥、中焦虚、胃痛的病证,因此中医也把糖类作为一味中药。不过,它在临床使用中也有所禁忌。
1、多食会助热,如果病人具有腹胀中满、湿热停滞体内、痰积聚在体内、舌苔厚腻等情况时,一般严禁加糖,以避免不良反应。有痰者也不宜服用。
2、白糖性凉、红糖性温,如果把白糖加入温热药剂中,或把红糖加入寒凉药剂中,都会减弱药性,阻碍药效的充分吸收,影响疗效。
3、中药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糖类特别是红糖,含有较多的铁、钙等元素,中药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可与之结合,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继而产生浑浊、沉淀,不仅影响药效,而且危害健康。
所以说,有些药了,是通过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腺的分泌,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疗效。所以在选择喝中药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中医的要求服用药物,如果加糖。就会失去中药的效果了,另外也就达不到治疗的疗效了。
5喝中药茶能有效缓解冬季四肢冰冷的问题
中药茶帮助你缓解冬季四肢冰冷的问题,有补肝肾、强筋骨、兴阳事之功效,还可适用于肾肝阳虚引起的腰膝酸痛、阳痿早泄、尿频尿急以及高血压、心脏病、肝硬化等。长期饮用具行抗衰防老、延年益寿之功效。
【杜仲茶】杜仲叶12克,红茶3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服。
【菟丝子茶】菟丝子12克,红茶3克。菟丝子捣碎用沸水冲泡,加冰糖适量。此方具有补阴益阳、固精缩尿、起痿止遗功效。可治疗男子不育、房事低下和肝肾阳虚的消渴症,久服此茶还有明目、轻身、延年之功效。
【益智仁茶】益智仁15克,红茶3克。益智仁捣碎与茶一同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此方有温肾止遗之功效,用于下焦肾元不足所致的遗精早泄、阳痿不举、性欲低下、心烦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