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英文名HERBA HOUTTUYNIAE)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鱼腥草主要生长在中国西南三省阴冷潮湿的山区,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那么鱼腥草怎么吃,下面大家来了解一下。
目 录
1鱼腥草怎么吃
鱼腥草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它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了,特别是新鲜的鱼腥草的食用价值是很高 ,特别是在夏天吃一些鱼腥草能够很好的解暑,清肺热,一般的孕妇在夏天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适的现象,例如肺热,这时候可以吃一些鱼腥草,特别是凉拌的鱼腥草,下面我们看看新鲜鱼腥草的吃法。
现在的人应该都是特别喜欢吃野菜的,野菜很有营养,最重要的是纯天然的,不像现在很多蔬菜都打了很多的农药,鱼腥草就是很常见的一种野菜了,那么大家想知道新鲜鱼腥草的吃法吗。
鱼腥草的做法
鱼腥草用来煲汤、煮凉茶还易为人受落,像鱼腥草煲猪肺汤、鱼腥草猪骨汤、鱼腥草绿豆汤是寻常的家常汤水,但若是用来做菜,独特的风格就看各人喜好了,跟榴莲、芝士等大约是同一类东西,爱者极爱,恨者掩鼻。
2鱼腥草有什么功效
鱼腥草的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鱼腥草的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
2、利尿作用,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及尿液分泌,所以也用于尿路感染的频尿涩痛。
3、增强免疫系统作用,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血球的吞噬作用。
4、抗肿瘤作用,提高癌细胞中的CAMP而抑制艾氏腹水癌。
3鱼腥草的副作用
鱼腥草 houttuyniacordatathunb.多年生草本,全体有鱼腥臭味。叶互生,心形,有细腺点,下面常带紫色;托叶膜质条形,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穗状花序顶生,花序基部有总苞片4枚,白色,花瓣状;花小,两性,无花被;雄蕊3枚,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枚下部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蒴果顶端开裂。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生于湿地或水旁。全草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扁桃体炎、肺脓疡、尿路感染等。其有效成分为鱼腥草素,现已可人工合成。
鱼腥草有副作用
鱼腥草毒性甚小,口服后有鱼腥臭味,肌注时局部可出现疼痛;对阴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鱼腥草注射液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有药物性皮炎、末梢神经炎、过敏性紫癜等。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乃至死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鱼腥草是什么
鱼腥草,生长在沟边、溪边等潮湿的地方,中国长江流域以南较为常见。
鱼腥草的茎呈扁圆柱形,生长扭曲,大概长0.2-0.3cm;叶子表面是棕黄色,有数条棱纹。根部有数条须根,较脆,容易折断。叶片微卷皱缩,展平后长3-5cm,叶尖至叶根,暗黄绿至暗棕色。顶部生长着穗状的花朵,黄棕色,搓碎了散发淡淡的鱼腥气味。
鱼腥草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草药,既是有名的中草药,也能作用配菜吃,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等。
5吃鱼腥草的好处
增强免疫力
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鱼腥草素8mg。连续给药3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感染性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抗菌作用
鱼腥草中提得一种黄色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新色腥草素,体内外实验对多种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青霉素MIC为62.5~80mcg/ml,对流感杆菌为1.25mg/ml。普拜氏液体培养基上对结核杆菌H37RY株为16mcg/ml。在改良的苏通氏半固体培养基上则为25mcg/ml,其钾盐为12.5mcg/ml。合成的鱼腥草素异烟腙对TB杆菌有较强的作用,其MIC为0.78~3.1mcg/ml,对感染TB的小鼠。能明显的延长生存时间,每鼠1mg腹腔注射能使小鼠存活期延长62天,拌食喂饲疗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