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是一种严重的妇科的恶性肿瘤疾病,由于宫颈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女性很难发现,待发现时一般处于中晚期,而这时期的宫颈癌,对女性健康的危害很大,甚至威胁生命。因此一经发现一定要积极的治疗,但是同时也要学会护理工作。那么治疗宫颈癌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目 录
1治疗宫颈癌的方法
一、手术治疗
1.适应证:I a~Ⅱb早期患者,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无手术禁忌证,年龄不限,需根据全身情况能否耐受手术而定;肥胖患者根据术者经验及麻醉条件而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 Classifica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Gynecological Cancer》(FIGO Committee on Gynecologic Oncology,The Third Edition)
2.手术方式:根治性全子宫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Ia1期:全子宫切除术,卵巢正常者应予保留;或可行宫颈锥切术。I a2~Ⅱb早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卵巢正常者应予保留。
3.手术途径:开腹或经腹腔镜。
标准住院日为≤20天。
注意:必须符合第一诊断。当患者没有具有其他疾病或是所患疾病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
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石蜡切片。
术后住院恢复7-1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
2.术后用药:酌情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
3.拔除导尿管后需测残余尿量。
4.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二、放射治疗
适应证:Ⅱb晚期、Ⅲ、Ⅳ期患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包括腔内及体外照射:腔内照射多用后装治疗机,体外照射多用直线加速器、同位素钴(60Co)等,深部x线已废弃不用。早期病例以腔内放疗为主,体外照射为辅。晚期则以体外照射为主,腔内放疗为辅。腔内照射用于控制局部病灶,体外照射用以治疗盆腔淋巴结及子宫旁组织等处的病灶。放疗并发症有放射性直肠炎和膀胱炎。近期反应多能自愈;远期反应均在1~3年出现,主要为缺血引起直肠溃疡、狭窄及血尿,甚至形成直肠阴道瘘及膀胱阴道瘘等。预防措施是避免放疗过量及正确放置放射源。
三、手术及放射综合治疗
适用于较大病灶,术前先放疗,待癌灶缩小后再行手术。或术后证实淋巴结或子宫旁组织有转移或切除残端有癌细胞残留,放疗作为术后的补充治疗。
四、化疗
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近年也采用化疗作为手术或放疗的辅助治疗,用以治疗局部巨大肿瘤。.常用的有效药物有顺铂、卡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博来霉素、丝裂霉素、长春新碱等,以顺铂疗效较好。一般采用联合化疗。治疗鳞癌的有PVB方案(顺铂、长春新碱与博来霉素)与BIP方案(博来霉素、异环磷酰胺与顺铂)。治疗腺癌有PM方案(顺铂与丝裂霉素)与FIP(氟尿嘧啶、异环磷酰胺与顺铂)。化疗途径可采用静脉或介入化疗(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
2宫颈癌的原因
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1)宫颈不典型增生:镜下见底层细胞增生,从1~2层增至多层,甚至占据上皮大部分,且有细胞排列紊乱,核增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等核异质改变。轻度时细胞异型性较轻,细胞排列稍紊乱;中度时异型性明显,细胞排列紊乱;重度时细胞显著异型,极性几乎均消失,不易与原位癌区别。
(2)宫颈原位癌:又称上皮内癌(intraepithelial carcinoma)。上皮全层极性消失。
细胞显著异型,核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有核分裂相。但病变限于上皮层内,基底膜未穿透,间质无浸润。异型细胞可沿宫颈腺腔开口进入移行带区的宫颈腺体,致使腺体原有的柱状细胞为多层异型鳞状细胞替代,但腺体基底膜保持完整,称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
2.宫颈浸润癌(invasive carcinoma of cervix uterD(1)鳞状细胞癌:占90%一95%。鳞癌与腺癌在外观上无特殊差异,两者均可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宫颈管内。
1)巨检: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镜下早期浸润癌及极早期宫颈浸润癌,肉眼观察无明显异常,或类似宫颈糜烂,随着病变逐步发展,有以下4种类型:
①外生型:最常见。病灶向外生长,状如菜花又称菜花型。组织脆,初起为息肉样或乳头状隆起,继而发展为向阴道内突出的菜花状赘生物,触之易出血。
②内生型:癌灶向宫颈深部组织浸润,使宫颈扩张并侵犯子宫峡部。宫颈肥大而硬,表面光滑或仅见轻度糜烂,整个宫颈段膨大如桶状。
③溃疡型:上述两型癌灶继续发展,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凹陷性溃疡或空洞样形如火山口。
④颈管型:癌灶发生在宫颈外口内,隐蔽在宫颈管,侵入宫颈及子宫峡部供血层以及转移到盆壁的淋巴结,不同于内生型,后者是由特殊的浸润性生长扩散到宫颈管。
2)显微镜检①镜下早期浸润癌:原位癌基础上,在镜下发现癌细胞小团似泪滴状、锯齿状穿破基底膜,或进而出现膨胀性间质浸润。镜下早期浸润癌的标准参见临床分期(表32—1)。
②宫颈浸润癌:指癌灶浸润间质的范围已超出可测量的早期浸润癌,呈网状或团块状融合浸润间质。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分3级:I级,即角化性大细胞型。分化较好,癌巢中有多数角化现象,可见癌珠,核分裂相<2 2="" 4="">4,高倍视野。
(2)腺癌:占5%~10%。
1)巨检:来自宫颈管,并浸润宫颈管壁。当癌灶长至一定程度即突向宫颈外口,常侵犯宫旁组织。癌灶呈乳头状、芽状、溃疡或浸润型。病灶向宫颈管内生长,宫颈外观完全正常,但宫颈管膨大如桶状。
3宫颈癌合并妊娠
宫颈癌合并妊娠,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妊娠期,孕妇出现阴道流血时,在排除产科因素引起的出血后,应做详细的妇科检查,对子宫颈可疑病变做子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等明确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病程、孕周和对维持妊娠的意愿,采用个体化治疗。
对不要求维持妊娠者,其治疗原则和妊娠期子宫颈癌基本相同。对于要求维持妊娠者,若是孕20周前确诊为I A1期的患者可以延迟治疗,不影响预后;孕20周前诊断为I A2期及以上患者应终止妊娠并立即接受治疗。孕28周后诊断的各期子宫颈癌可以延迟至胎儿成熟再行治疗。
对于孕20-28周诊断的患者,可以根据患者意愿采用延迟治疗或终止妊娠后立即接受治疗,延迟治疗至少对I A2期及I B1期子宫颈癌没有造成明显不良预后。I B2期及以上其别决定延迟治疗者,建议采用新辅助化疗来组织疾病进展。
在延迟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如肿瘤进展,及时终止妊娠。除I A1期外,延迟治疗应在孕34周前终止妊娠。分娩方式一般采用剖宫产。
4宫颈癌的饮食
子宫颈癌早期一般对消化道功能影响较小,早期饮食以增强患者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为主,患者应尽可能地补充营养,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素均不可少。
1、患者可根据具体症状表现来安排的饮食。如有阴道出血,应服用些补血、止血、抗癌的食品,如红枣、薏米、山楂、黑木耳、乌梅等。若出现白带多水样时,饮食宜滋补,可以适当服用如甲鱼、鸽蛋、鸡肉等。
2、手术后,患者应多食用补气养血的食物,如山药、桂圆、桑椹、枸杞、猪肝、甲鱼、芝麻、驴皮胶等,以促进达到补益作用。
3、患者接受放疗时,饮食调养应以养血滋阴为主,可食用牛肉、猪肝、莲藕、木耳、菠菜、芹菜、石榴、菱角等;若因放疗而出现放射性膀胱炎和放射性直肠炎时,则应给予清热利湿,滋阴解毒作用的膳食,如西瓜、薏米、赤小豆、荸荠、莲藕、菠菜等。
4、患者接受化疗时,饮食调养以健脾补肾为主,可食用山药粉、薏米粥、动物肝脏、阿胶、甲鱼、木耳、枸杞、莲藕、香蕉等。若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时,饮食应健脾和胃,可服用蔗汁、姜汁、乌梅、香蕉、金橘等。
5、宫颈癌晚期,患者应选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如牛奶、鸡蛋、牛肉、甲鱼、赤小豆、绿豆、鲜藕、菠菜、冬瓜、苹果等。
5宫颈癌日常生活护理
1.生活起居方面的护理。生活起居护理包括环境、病室的整齐、安静,患者生活上的需要(如洗脸、喂饭、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等。这些都是宫颈癌的护理有效方法。
2.口腔护理。在实施化疗过程中,由于化疗药物可破坏口腔粘膜,口腔损害是局灶性的,也可是弥漫性的,甚至可累及整个口腔粘膜引起口腔炎,并且化疗往往还导致唾液量和质的改变,引起口腔干燥,唾液PH值降低,这种酸性环境极易促进霉菌生长繁殖。 内容来自dedecms
3.密切观察病情。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特别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保持呼吸通畅。保持尿道通畅,并密切注意尿色和尿量,并作详细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防止膀胱充盈,影响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