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世界平均发病率约为17.1/10万,在欧美占死亡原因的5~6位,在我国也是主要死亡原因,近十年来其死亡率还在增高。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不同地区主因不同,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居多,西方国家主要以慢性酒精中毒多见。慢性酒精中毒可致肝硬化,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 录
1肝硬化是怎么形成的
(1)出现症状。
腹胀,尿少(白天尿少,夜晚相对增多)、疲乏,腿肿、鼻或牙齿出血等。
(2)有体征面色发黑,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颜面毛细血管扩张,下肢水肿,脾大,腹水,胸水等。
(3)影像学检查。
b超、ct等提示肝界缩小 ,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增宽,肝表面明显不平,呈锯齿或波浪状;胃镜检查可见胃底,食管静脉曲张。
(4)化验指标提示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酶活动度等明显降低,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明显降低,球蛋白明显升高,蛋白比值倒置,肝纤维化指标,如透明脂酸、层粘蛋白等明显升高。
(5)肝组织活检(肝穿刺取肝组织进行检查显示肝小叶结构紊乱、纤维组织增生严重、再生小结节形成等。
2慢性酒精中毒可致肝硬化
酒精中毒或称为乙醇中毒,是指饮酒过量引起的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疾病,临床上依据一次大量饮酒中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或长期酗酒造成多系统损害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其中,长期酗酒可造成多系统损害,此类人群可由可逆的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脂肪肝时患者可有肝大、肝功能异常;酒精性肝炎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肝大、黄疸、肝功能异常;肝硬化时有门脉高压症和肝功能异常。
相关数据表明,在欧美国家因酒精中毒引起的肝硬化者约为60%~70%,我国近些年酗酒引起的肝硬化也在逐年增加,每日摄取酒精80克,达10年以上时,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慢性酒精性肝炎,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
3脂肪肝和肝硬化什么关系
血脂高的人,没必要担心脂肪肝而过分不安;发现脂肪肝的人,也不必频频抽血检查血脂,即使血脂降下来,脂肪肝也不一定就会全好。
是不是只有胖人才得脂肪肝呢?不可否认,肥胖人群确实是脂肪肝的高发人群。约有50%的肥胖症患者合并有脂肪肝(一般人群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10%)。主要原因是肥胖者血液中含有大量游离脂肪酸,源源不断地运往肝脏,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便会引起肝脏脂肪堆积,造成肥胖性脂肪肝。但是,也并不是只有胖人才得脂肪肝,肥胖只是诱发脂肪肝的因素之一。
嗜酒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8%,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脂肪肝发病率为50%;还有药物性脂肪肝、妊娠性脂肪肝等。所以,有的人可能并不太胖,但是照样可以有脂肪肝。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病人,一位原来并不算胖的舞蹈演员,因为节食减肥而“饿”出来个脂肪肝。这是因为人为地节食,长时间的饥饿,可导致神经性厌食、肠道吸收不良、热能供应不足、蛋白质供应低下等,结果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释放出来,进入肝脏,使肝内脂肪蓄积,造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所以,胖人不必对脂肪肝过于恐惧(起码半数胖人没有脂肪肝),而瘦人也不可“沾沾自喜”。
轻度脂肪肝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和肝功能异常;中度脂肪肝可有食欲不佳、恶心、腹胀、肝区隐痛、右肩背疼痛发胀、易疲劳等症状,体检时可见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
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到了脂肪肝性肝硬化的后期,还会出现蜘蛛痣、腹水,个别患者会发生脂肪性栓塞,甚至出现急性重症肝炎或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脂肪肝是肝硬化的“序曲”
脂肪肝和肝硬化什么关系?脂肪肝可以发展成肝硬化。因为,长期大量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使其血液、氧气供应及自身代谢均会受到影响,造成肝细胞肿胀、炎症浸润及变性坏死。一旦肝脏有纤维增生,就会成为肝硬化。
4肝硬化病人也要怎么去预防
首先,病因预防是首要。慢性乙肝和丙肝是肝硬化发生的主要病因,而抗病毒是治疗慢性乙肝和丙肝最关键的治疗措施。但由于目前没有彻底杀灭乙肝和丙肝病毒的药物,也并非所有的乙肝和丙肝都最终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癌,因而,在决定病因治疗(即抗病毒治疗)之前,必须预测病因治疗的有效性。对于预计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人,应积极采取抗病毒治疗措施。对于预计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有必要进一步采取肝活检等措施评价肝硬化发展的危险性,对肝活检证实存在重度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的病人,不论抗病毒治疗效果如何,都必须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
其次,定期体检对预防肝硬化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大多数肝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必须通过检查才能发现肝炎活动;反复肝炎活动、久治不愈的病人还必须定期做超声波检查或其他肝硬化指标检查;对于肝硬化病人,还必须每半年进行超声波检查及血清AFP检测,以便早期发现肝癌,早期治疗。
在食欲下降,或者呕吐、腹泻时,要及时补钾,如饮用鲜黄瓜汁、苹果汁等,避免发生低钾性碱中毒而导致肝性脑病。肝硬化能治好吗?
肝硬化患者避免服用含有铁制剂的营养品或矿物质,除非出血后的明显贫血,因为铁剂具有加重肝脏硬化的作用。
动物蛋白应量化,切不可大量进食,除了产氨增多以外,动物蛋白的代谢产物含有较多的芳香氨基酸,这类氨基酸可以在肝硬化时抑制脑神经传导而诱发肝昏迷。
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以少量食用植物蛋白为宜。因为植物蛋白中的芳香氨基酸较少,支链氨基酸却较多,而支链氨基酸可以支链氨基酸却较多,而支链氨基酸可以拮抗部分毒性物质对脑神经功能的阻断。
5临床上肝硬化的病因诊断依据
一、病史。及时询问患者的肝炎史,药物史、输血史、饮酒史、社交史以及家族遗传性疾病史等,通过对患者病史的了解,有利于判断患者的病因。
二、症状表现和体征。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会通过一系列的症状表现,及时了解这些症状,能够帮助患者尽早发现自己的病情。
三、是否有肝脏不良表现。通过了解患者是否有肝功能不良的表现、是否有门静脉高压的表现,肝脏的质地是否坚硬表面有结节,肝脏活检是否发现假小叶等,通过这些检查,也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进一步的判断。
四、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确诊肝硬化的重要依据。肝硬化患者常做的检查项目包括肝活检、血清学诊断、影像学诊断,通过实验室的综合检查,可以对患者的病情情况,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详细的了解,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