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愈来愈多的激素类外用药被用于某些面部皮肤病的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如不能正确使用,会给患者面部肌肤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据我们临床观察,使用激素类药物外擦较多的仍是肤轻松软膏,皮炎平霜、膏等。
目 录
1激素性皮炎治疗
中药外用治疗面部激素性皮炎有较好疗效。
面部皮损色红,触之灼热痒剧者,取丹皮30克,地榆30克,白藓皮30克,茜草30克,水煎适量待凉,纱布蘸药液以拧至不滴水为度,敷于皮损处,5~10分钟更换1次,或有热痒感即敷,不拘次数。也可用炉甘石粉、滑石粉、白藓皮粉各等份混匀,用蒸馏水调成糊状,每晚1次涂于皮损处。
面部肌肤无灼热,惟有痒感较剧者取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蛇床子10克,薄荷10克,水煎适量待凉,用毛刷蘸药液搽患处,每日数次。亦可用上述药物研细粉入面霜中调搽,每日2~3次。
面部皮肤干燥有少许细薄屑痒者,取当归10克,白芷10克,白藓皮10克,共研成细粉,入甘油或凡士林100克中调匀外搽,每日1次。
上述方药坚持治疗1个时期,激素性皮炎便可逐渐消退,恢复正常肤色。治疗同时皮疹处最好不用热水洗搓,忌食辛辣之物。
2春季如何防治皮炎
每到春季,温度一旦回暖,就会出现很多的皮炎患者。春季皮炎主要出现在患者的面部、脖子等裸露部分,患病之后会有一些瘙痒等症状的出现。那么,对于容易春天患有皮炎的患者来说,日常生活当中如何才能做好防御措施呢?
有春季皮炎病史的人,应加强自我防护措施:
1.增加户外活动,先接受小剂量紫外线照射,逐渐增加光照量,以逐步提高机体对光线照射的耐受能力,谨防突然长时间强烈日光暴晒。若外出旅游,最好戴上宽边防护帽,或用遮阳伞遮挡,并应穿浅色长袖衣衫。
2.不要用含水量光感物质较多的化妆品,如不纯的凡士林、某些质量低劣的香水及花露水等。
3.尽量少吃或不吃容易引发春季皮炎的光感性食品,如泥螺、荠菜、油菜、菠菜、莴苣、马兰头、荞麦及无花果等。
4.可适量涂擦防晒霜等防护剂保护皮肤。
对于春季皮炎患者来说,如果身体出现了皮炎症状,可以选择一些治疗皮肤疾病的软膏涂抹于患处,每天坚持两到三次,如果病情不是十分严重的话,皮肤很快就会恢复健康。所以各位皮炎患者要在春季来临之前要准备一些药物哦。
查看详情>>3皮炎需要的营养物质
脂溢性皮炎的饮食治疗:
膳食中要注意控制脂肪量的摄入量,脂肪不宜过多,否则会加重病情,每天供给总膳食脂肪量应在50克左右。可适当添加高蛋白饮食,因为蛋白质有利于保持正常皮肤角化代谢和毛囊正常畅通。还应少吃甜食,因为含糖较多的饮食可促使脂肪异生后产生更多的脂肪。
值得注意的是要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A的食物要适量多吃,猪肝、胡萝卜、蛋黄等,以纠正毛囊皮脂角化异常,防止毛囊堵塞。有人研究,缺锌也可产生脂溢性皮炎,应在膳食中补充含锌高的食物,如动物肝、瘦肉、禽类、坚果类等,以纠正人体内锌含量相对不足。避免高碘饮食很重要,因高碘饮食可使毛囊角化或堵塞,要控制海带、紫菜等海产品的摄入。
除上述之外,还要多吃含维生素C、B1较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适量的增加谷物杂粮、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对脂溢性皮炎大有益处,占总热能的18.8%,碳水化物356克,占66.3%,维生素A515微克视黄醇当量,维生素E41.7毫克,维生素B11.32毫克,维生素 B21.09毫克,维生素C159毫克,尼克酸12.1毫克,钙1037毫克,铁28.1毫克,锌13.4毫克,硒24.9毫克,铜2.7毫克,镁469 毫克,磷1412毫克,钠3486毫克,钾2959毫克,胆固醇38毫克,膳食纤维19.6克。
过敏性皮炎的食疗方法:
春季是过敏的高发季节,尤其宝宝接触到空气中漂浮的花粉和细菌孢子等致敏物质后,皮肤会立马给“颜色”看,出现比如红肿、发痒等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
不让宝宝的皮肤受到过敏的伤害,最重要的是远离过敏原。父母要注意的是,在户外活动时,尽量少让宝宝的皮肤暴露在外,以避免皮肤表面接触到花粉等物质。
另外,具有过敏素质的孩子在饮食上也该特别注意营养的均衡,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少吃鱼虾、
牛羊肉和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维生素C是天然的抗组织胺剂,每天应该从饮食中摄取。
当心素食引起皮炎: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常吃新鲜蔬菜有益健康,但是有些人吃了某种蔬菜会引起皮炎。 吃蔬菜为啥会引起皮炎呢?因为有些蔬菜在人体内可分解出一种感光性物质,而有些人对这种感光性物质很敏感。当进食或接触某种蔬菜,如苋菜、油菜、马齿苋、西红柿、茄子、土豆、菜花等,感光性物质在体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体裸露部位(面、手、足)的皮肤经过太阳光的直射,即可导致代谢障碍而发生皮炎。这种皮炎在医学上称为“蔬菜日光性皮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有瘙痒感、灼热感,并可见到急性水肿、淤斑或水泡,且有刺痛,严重者口唇、眼睑及颜面肿胀呈紫红色。同时可伴有头痛、乏力、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全身性反应。
4放射性皮炎的诊断鉴别方法
凡是接触或应用放射线如X线、β射线、γ射线等照射时,由于防护不严,或用量不当,或短时间内接受大剂量放射线(如X线照射下取臀部肌注时所留的断针)或放射治疗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及瘢痕疙瘩等病时未严格掌握指征、控制照射量及癌肿病人反复接受放疗,使累及面过大等原因可引起放射性皮炎,损害发生的迟早、程度与放射线性质、照射面积、照射时间、剂量及接触者的个体差异有关。以下介绍放射性皮炎的诊断与鉴别方法。
一、诊断
组织病理:
1、急性放射性皮炎:病变累及表皮和真皮,较严重者可累及皮下组织,表皮出现中度至明显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基底细胞核固缩和液化变性,有丝分裂罕见或缺乏,表皮突扁平或消失,真皮可见明显水肿和各种炎性细胞弥漫性散在分布,血管明显扩张,静脉血栓和微小出血常见。
2、慢性放射性皮炎:表皮萎缩变薄,表皮突消失,真皮浅层纤维性硬化,有大,形状特异,有时多核的成纤维细胞,浅层血管宽长,血管周围有纤维性红染的纤维素沉积,深层血管内膜增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可见噬黑素细胞。
3、X线红斑:组织病理显示真皮上部血管扩张伴一定程度的内皮细胞肿胀和血管通透性增加,亦可出现肥大细胞脱颗粒和轻微的非特异性血管周围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多形核细胞为主,红斑初起时,表皮,毛发和皮脂腺内增殖细胞群的有丝分裂可受抑制,而细胞分化,角化和脱落未受辐射的影响,故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表皮变薄,辐射后,2~3周,充满黑素的色基在真皮明显增多,但可伴黑素细胞数量的增加,最后,病变消退,上皮恢复增生,其他异常改变逆转。
二、鉴别
慢性放射性溃疡必须通过活检来与溃疡性癌相鉴别。
温馨提示:
日常护理中,放射性皮炎患者外出应做好防护措施,如用帽子、伞等防照射;穿着柔软的全棉内衣;淋浴时要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蘸洗,禁用肥皂擦洗或热水浸浴,避免冷热刺激如热敷、用冰袋等。更不要用化妆品外涂及外贴胶布。放疗期间要多饮水以排出毒素,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佳,如多食菠菜、韭菜、番茄等蔬果及大豆、核桃、花生等壳类食物。
5诱发皮炎的常见病因
皮炎是一种皮肤炎症,表示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质、细菌、真菌、干燥的气候等的过敏性反应。这些物质可以来自外部如洗涤用品,也可以来自内部如吃的海鲜、药物等。皮炎的病因有很多种。一般可分为化学性因素、机械性因素、寄生虫性因素、遗传因素等。简述如下。
1、化学性因素:包括涂擦刺激性药物,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等。
2、机械性因素:包括擦伤、自体挫伤、搔抓引起外伤性皮炎、烫伤、冻伤、放射性损伤等。
3、寄生虫性因素:如蠕形螨、疥螨、蝉、血吸虫、钩虫等。
4、遗传因素:如果父母有皮炎病史,孩子患病的概率就大大提高,所以遗传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可能是孩子免疫系统出现了异常,体质变得敏感,对多种外部刺激出现免疫反应,如果这时出现比较恶劣的外部环境,病情就会进一步恶化。
5、免疫系统异常因素:免疫系统异常会让孩子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家里的灰尘、螨虫是引发皮炎的主犯。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过敏源,想找出准确的病因非常困难。
6、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化学刺激、物理刺激和来自社会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