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睡眠时的基本规律是,正常成年人在睡眠一开始先进入NREM,由浅入深,大概经过60~90分钟后,转成REM,REM持续时间只有10~15分钟左右,然后又转成NREM,就这样周期性地交替出现NREM和REM,一夜出现4~6次,直到清醒为止。那么如果睡眠质量不高,有哪些重要可以帮助入眠呢?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
目 录
1睡眠不好什么中药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生活中,失眠或者有多梦的现象非常常见,常由精神紧张,思虑过度,苦恼忧虑,心事重重,神经衰弱等引起。对于这种情况,建议睡前不宜兴奋、不宜吃东西、可以适当做下放松活动,如深呼吸、停停轻音乐等,保持空气流通、少饮水、切不可饮用浓茶等,有助于症状的缓解。若是白天比较疲劳,泡脚有缓解疲劳的作用,也有助于睡眠。在药物治疗方面,中药治疗失眠药物主要成分如下:丹参、柴胡、炒酸枣仁、珍珠粉、首乌藤、远志、茯苓、莲子心,若是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适当使用安眠药,这个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中医调理 全面提高睡眠质量
中药治失眠之归脾汤 对于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能再次入睡,以及伴有心悸健忘、面色萎黄、神疲食少、头晕、肢体困乏、腹胀、大便不爽、舌淡苔薄白等症状的失眠患者,可以服用"归脾汤"进行治疗。
其基本方为: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黄芪12克、当归12克、远志12克、茯苓15克、酸枣仁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枳壳9克、生大黄3克、甘草3克。
交泰丸:由于经常饮酒、嗜食肥甘厚味之品,出现心烦焦虑、难于入眠、心悸多梦、烦渴欲饮、大便不爽或干结、舌红苔少或黄腻等症状的失眠患者,可以用"交泰丸"治疗。
其基本方为:黄连6克、肉桂3克、川芎6克、知母12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酸枣仁15克、柏子仁30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陈皮12克、生大黄3克、甘草6克。
丹栀逍遥散:因各种琐事烦劳而引起的情志不遂、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情绪不稳则失眠加重等症状者,可用"丹栀逍遥散"治疗。
其基本方为:丹皮12克、栀子12克、柴胡12克、白芍15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茯苓和茯神各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夜交藤15克、合欢皮12克、郁金12克、生大黄3克、甘草3克。
3促进睡眠的偏方或中药
失眠也分很多种,需要对症处理。一、失眠的原因失眠,在中医古代文献里,被称为谓“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失眠病症的诱发原因和症状各不相同。在中医里,不同的症状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当今失眠的主要有五大诱发因素,即精神心理因素(约占50%)、疾病因素(约占20%)、环境因素(约占5%)、药物和体质因素等。“多数失眠是上述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引起的。” “许多人笼统认为失眠就是指晚上睡不着,但实际上睡不着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中医在临床上将其分为以下几种进行治疗。
⑴、是营气不足型。这类人常常睡眠不安,通宵似睡非睡,常有噩梦,白天精神不振,头晕目糊,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可伴心慌,乏力等症。在治疗上,主要以益精养血安神为主,常用中草药有珍珠母、百合、酸枣仁等,也可以服用安神定志丸、刺五加片、参松养心胶囊等中成药,饮食上多吃一些补血的东西,如大枣、阿胶等。
⑵、是肝郁气滞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夜晚卧床,思虑万千,转侧难眠,日间精神抑郁,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腹胀,嗳气频作等症。此类人在治疗上主要是疏肝解郁安神,还要注意调养精神,消除顾虑以及紧张情绪。⑶、是营血蕴热型。这类人主要表现为早醒,醒后再迷迷糊糊至天亮,兼见咽干少津,五心烦热,面颊有痤疮盗汗,或伴有手足震颤,肌肉跳动,口角抖动等症。
治疗原则主要是清营凉血宁神。可以按摩内关、神门、四神聪、后溪等穴位。
⑷、是脾胃失和型。夜间睡不安稳,时睡时醒,多梦,同时感到口腻口淡,厌食,胃脘不适,大便不成形等症。治疗原则主要是和胃健脾安神。
⑸、是心肝火旺型。这类人常常彻夜不眠,兼见头胀,目赤,口干苦,心烦易急躁
,大便干结,小便红赤等症。治疗原则主要是清热泻火安神。
二、失眠的治疗
成药治疗 1、脑宁糖浆(安神益脑液)
本药是用中药马尾松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口服糖浆剂。具有广泛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睡醒后无西药类催眠镇静药的副作用。适用于失眠、焦虑、烦躁,以及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出现上述症状的对症治疗。本药可加强氯丙嗪、戊巴比妥、水合氯醛的催眠镇静作用,如同时使用上述药物时应减量。
不良反应:偶有恶心、呕吐、胃肠不适。规格:糖浆。剂量和用法:成人30毫升/次。2次/天;或30毫升/次,睡前服。一般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2、豆腐果甙(昆明神衰果素)
本药是从中药山龙眼科植物萝苄枘的果实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制成的。具有显著的催眠、镇静、除烦、止痛作用。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失眠、多梦。以及神经
弱、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血管性紧张性头痛等。本药与其他药物无交互作用。
不良反应:偶有口干、精神不振,但较轻微。规格:25毫克/片。剂量和用法:成人1~2片/次,3次/天;症状严重者可睡前加服1~2片。一般用药3~7天显效。15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以上。
3、安神补心丸(补心安丸)
本药由朱砂、远志、龙骨、牡蛎、夜交藤、五味子、石菖蒲等中药组方而成。具有催眠镇静、安神、促进记忆、增强智力等作用。适用于神经衰弱者、脑力劳动者或思虑过度者出现失眠、多梦、心烦、乏力等症状时的对症治疗。规格:丸剂。剂量和用法:用于催眠:成人20~30粒/次,睡前服;用于镇静:10~15粒/次,3次/天。一般10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4、养血安神片(养心血片)
本药是由夜交藤、合欢皮、仙鹤草、墨旱莲、鸡血藤、生地等中药组方而成。有安神、补血、除烦作用。适用于失眠、焦虑、贫血等的治疗,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见上述症状者。规格:丸剂。剂量和用法:成人5片/次,3次/天。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用2~3个疗程以上。
5、灵芝片(灵芝粉)
本药是由中药灵芝制成。具有补心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适用于神经哀弱所致的失眠、多梦、心烦等的对症治疗;也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的辅助治疗。规格:片剂(含生药1克)。剂量和用法:成人3片/次,3次/天。一般10天为1个疗程。用3个疗程。
三、按摩穴位治失眠 按摩一组穴位:百会、太阳、风池、翳风、合谷、神门、内外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按摩次数以大眠程度为准,失眠轻少按摩几次,失眠重多按摩几次。按摩后立即选一种舒适的睡姿, 10分钟左右可入睡。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继续按摩一次即可入睡。
四、帮助失眠的运动1、首先我们躺在床上要先放松头部,从头发开始,放松头发,然后放松眼眉(当你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常会发现,刚才的眉头都是锁紧)。眼眉放松后做深呼吸,慢慢地深呼吸。然后慢慢地再放松肩膀。我们最不容易放松的地方就是肩膀,经常这个部位是抽紧的,现在我们要让自己的肩膀有意识地放松。再然后是心、肾……就这么一直想下去,想到最后,每一根手指头和每一只脚趾头就都放松了。一般没等你想到脚呢,就已经进入到睡眠当中了。所谓的睡眠一定要先睡心的,你要先让你的心能够静下来,心能够先睡下。那么身体才能够听从心的安排,就是才能够睡下。
2、心肾相交法
心肾相交法可以促进睡眠。动作很简单,用我们手心上的劳工穴去搓脚心上的涌泉穴。脚心上的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主穴,手心上的劳工穴是心包经上的一个穴位。假如我们晚上坐在沙发或床上看电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左手的手心去搓右脚的脚心,用右手的手心去搓左脚的脚心,这对促进睡眠非常有帮助,而且简单易行,自己在家里都可以做,有失眠症的人不妨尝试一下。
五、帮助睡眠的水果
1、葡萄有助于睡眠。葡萄汁含有睡眠辅助激素—褪黑素。褪黑素是大脑中松果腺分泌的物质,可以帮助调节睡眠周期,并能治疗失眠。2、龙眼:其味甘、性温,具补心益脑,养血安神之功效。临睡前饮用龙眼茶或取龙眼加白糖煎汤饮服即可,对改善睡眠有益。 3、苹果:水果中含有果糖、苹果酸以及浓郁的芳香,可诱发机体产生一系列反应,生成血清素,从而有助于进入梦乡。 4、莲子:莲肉味涩性平,莲心味苦性寒,均有养生安神之功效。《中药大辞典》称其可治“夜寐多梦”。研究表明,莲子含有莲心碱,云香甙等成分,具镇静作用,可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使人入眠。睡前可将莲子用水煎,加盐少许服用;或将莲子煮熟加白糖食用。 5、桑葚:其味甘性寒, 能养血滋阴,补益肝肾。《随息居饮食谱》载,“桑葚聪耳、明目、安魂、镇搬魄”。常用来治疗阴虚阳亢旨起的眩晕失眠。取桑葚水煎取汁,入陶瓷锅膏,加蜂蜜适量调匀贮存,每次1-2匙,温开水冲服。 6、葵花子: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调节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脑细胞抑制有。睡肖嗑一橴葵花子,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消食化滞、镇静安神、促进睡眠。 7、红枣:性温、味甘、色赤、肉润,具有补五脏、益脾胃、养血安神之功效,对气血虚弱引起的多梦、失眠、精神恍惚有显著疗效。取红枣去核加水煮烂,加冰糖、阿胶文火煨成膏,睡前食1-2调羹。
4什么中药对治疗长期头疼,改善睡眠质量有效
头痛目痛耳红腮肿,一切上焦之症,除清凉发散之外,大多数医生都束手无策,更不知道治有三法:
如头痛大便结脉沉实者,用酒蒸大黄微下之,此名叫釜底抽薪之法。
如大便泻脉沉足冷者,宜用六味地黄汤加牛膝、车前子、肉桂,足冷甚者加熟附子,是冷极於下而迫其火之上升,此名收导龙入海之法。
如大便正常,脉无力者用,牛膝、车前子引火下行之,此名收引火归源之法也。轻者三天,重者五痊愈,不复发。
头疯痛:
头痛者,诸阳所聚之处也,诸阴至颈而还,惟足厥阴有络,上头至脑顶,其脉浮紧弦长洪大者,属风热痰火而致也。其脉微弱虚濡者,属气血两虚,必丹田竭而髓海空虚,为难治也。其有真头痛者,脉无神而脑中劈痛,其心神烦乱,为真头痛也。蓄头痛暴起者,如鼻塞发热恶寒,乃感冒所致也,其曰头痛者,有虚、有火、有痰厥、有偏、有正。
其偏於左边头痛者,用小柴胡汤加川芎、当归、防风、羌活。
其偏右边头痛者,用补中益气汤加白芷、独活、蔓荆子、酒炙黄芩。
其眉额头处痛者,用二陈汤加酒炒片姜、黄芩、姜活、薄荷。
其脑顶痛者,宜党参败毒散加川芎、蒿本、酒炒黄柏、木瓜、红花、酒炒大黄。
头痛疯又治疗方:总方:
当归4克、川芎4克、白芷4克、羌活4克、独活4克、苍术4克、防风4克、麦冬4克,黄芩5克、蔓荆子2
克、菊花2克、细辛1克、甘草1克,煎药时用生姜三片。
左则头痛加柴胡4克、熟地4克、红花3克、龙胆草3克,
右则头痛加黄芪4克、葛根4克。
前额眉棱骨痛加天麻3克、并有食积痰涎盛者加半夏4克、山楂4克、枳实4克。
头顶痛加篱本4克、大黄4克。
风入脑骨髓而痛者加芬耳子4克、木瓜3克、荆芥3克。
5提高睡眠质量中药好还是西药好
科学不排斥经验,也不排斥系统认识问题。西医是解构大师,中医是综合高手,各有千秋。
中药多组分、混合物,治病机理不明确,依赖经验确实成问题。但是,西医解构之后,寻找纯净化学物质入药,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治疗胃肠疾病的很多药品,会带来严重的负效应,解决了现实的问题,反到不利于长期养护。
中药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