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性失语又称健忘性失语,它是指命名不能为唯一的或主要症状的失语。口语表达表现找词困难,缺乏实质词,常描述物品功能代替说不出的词,赘语和空话比较多。言语理解及复述正常或近于正常。那么命名性失语可以治疗吗?又要怎么治疗呢?下面就告诉大家吧。
目 录
1命名性失语的症状
1.运动性失语症也称表达性失语症、口语性失语症、皮质运动性失语等。为Broca氏区,即第三额回后部的言语运动中枢受损时引起,症状特点为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构音器官的活动并无障碍,有的虽能发音但不能构成语言。
完全性失语时,患者完全不能用评议表达思维活动,甚至个别的字、词、音节都不能发出。多数患者为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患者能发出个别的语音,但不能由语音构成词句,也不能将语言排列成必要的次序,以致这些评议杂乱无章,不能令人理解。有的患者可能保存下来最熟悉的一个单字、词或句子的片断,通常的感叹词,如“不”、“好”、“吃”、“坐”、“就是”、“再见”、等。但患者无论如何努力也只能说出保留下来的简单词句,由于语言共济运动无障碍,患者说出词句仍有相当抑扬,密切接触者根据其语调可能理解患者表达的意思。更轻的患者往往仍有相当丰富的词汇保持不变,但由于丧失对虚词和冠词的应用,说话只能用几个主要词汇来表达,构成电报式语言。语言重复症也很多见,一个词或音节说出后,强制地、自动地重复,不自主地进入下次语言产生的过程。
较轻的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保留写字和默诵的能力。
2.感觉性失语症:又称感受性失语Wenicke失语症等。病灶位于Wenicken氏区和听觉联络区,它与言语中枢联系中断后,阻碍了听觉性词“图象”的激活而致。特点为患者听觉正常,但不能听懂他人评议的意义,虽有说话能力,但词汇、语法错误紊乱,常答非所问,讲话内容无法使人真正了解,但常能正确模仿他人语言。
“口语领悟困难”,是最突出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不能理解要求其伸舌、张嘴、闭眼等简单语句,患者模仿能力亦减退。患者自己的言语功能也有重大障碍,用词错误百出,紊乱无序,且语不成句,语法关系混乱,并对自己的言语错误无所觉察,自发性语言常增多。轻症患者能理解日常生活常用词语短句,但不能理解较复杂的句子。
患者可保存模仿言语、诵读、写字和口述默写能力。
2命名性失语可以治疗
命名性失语,又名遗忘性失语,由左侧颞中回及颞下回后部病变所引起,患者称呼物件及人名的能力丧失,但能叙述某物是如何使用的。别人告知该物的名称时,他能辨别对方讲的对或不对。 对此类患者的康复训练要放在让患者对物品进行命名的训练上,对于患者叫不上名字的物品要告诉患者正确的命名,如此反复,将患者忘记的语言功能逐渐唤醒。 用药方便用点活血化瘀的和营养脑细胞的和抗血小板凝集的即可;平时血压血脂要控制正常,除了用药治疗以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作息有规律,避免精神压力或过分紧张。可以配合针灸按摩中药治疗。 只要耐心的给予鼓励和支持,并且接受专业的语言治疗师的协助,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病人的语言能力都可以恢复到一定的程度。 重要的是,越早接受语言治疗师的专业训练,他们的语言能力恢复的越快、越好!因为语言复健也是有黄金期的,如果时间拖的太久,未恢复的语言能力就很可能会变成永久性的伤害了!
3命名性失语的临床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
1.直接命名(呼名训练):对物品或物品图片进行命名,通过语音提示,语义提示,复述等途径辅助患者成功命名,之后逐渐减少各类提示直至患者命名成功。
2.分类命名:在没有实物或图片等视觉输入的基础上,每次给患者提出一个分类,让其在一定时间说出一定数量的名称。如在1分钟内说出15种水果的名称。在过程中加入语义提示,动作提示,语音提示及复述等辅助途径。
3.语句完成命名:向患者展示不完整的语句或段落,让其补全,如“小明突然觉着头晕,妈妈赶紧带着他去(?)找(?)看病”,尽量让患者直接说出括号中名称,口语表达困难时让其或帮其阅读整句,也可辅以书写训练。
4.听问答命名:向患者提出问题,让其直接回答名称。如“你晚上躺在什么东西上睡觉”,让其回答。提示方法同前。
5.联想命名:向患者描述一种场景或活动,让其说出和这一场景或活动相关的事物名称。如说出第二天要去郊外爬山需要准备的东西,或今晚给家里人准备一顿晚餐所需要的食材。提示方法同前。
6.小组训练:把功能相近的患者聚集在一起,让患者和家属及实习学生一起做类似于“一个比划一个猜”或“一个描述一个猜”的游戏,增强趣味性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命名训练。
4三种失语症患者的康复训练
1、运动性失语的康复训练:
运动性失语的患者,通常都能很好地理解语言,但不能用口语表达,应以语言训练为主。
(1)发音器官的训练:先做简单的张口、伸舌、龇牙、鼓腮动作,再进行软腭提高训练,指导患者将嘴张大,教其发a音;舌部训练,让患者尽量向外伸舌,反复做伸缩舌运动,由慢到快,逐步提高其运动速度,舌尖舔上下唇、左右唇角,再做顺向及逆向舔全舌动作;唇部训练,指导患者反复进行抿嘴、撅嘴训练。本组患者经1周训练,均能完成训练动作。
(2)发音训练:采用示教―模仿方法,从英语音标元音a-e-i-o-u开始,然后学喉音h、ha,唇音b、p音,舌齿音d、t音。对本组患者训练1周后,元音发音效果好,而喉音、唇音、舌齿音训练有一定难度,1个月后14例患者基本掌握,7例患者只能达到有时发音准确但有时困难。
(3)词、句训练:单音训练1周后逐步训练患者单词―词组―短句发音。从简单的单词开始,如“西瓜”、“床”、“鸡”、“吃饭”等。适当提示,如说“吃”,患者多会接着说“饭”,最后说出完整单词“吃饭”;如模仿吃水果动作,诱导患者主动说出“吃苹果”。0~1级患者以单词训练为主,2~3级患者以词组、短句为主。
(4)阅读训练:本组患者失语程度达2级以上者,经过1~2周时间训练,掌握一般词组、短句即能接受跟读或阅读短文的训练。
(5)书写训练:0~1级患者从简单字开始如“火”、“水”,逐步到单词―句子;2~3级患者进行单词―句子―短文的训练。这种训练每天10次,每次10min。
2、感觉性失语的康复训练:
感觉性失语的口语及书面语理解困难,应以提高理解能力训练为主。
(1)听觉训练:声音刺激。让患者听广播、听音乐、听他人读报,每天2次,每次20min,刺激思维,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力。
(2)手势训练:通过对患者较熟悉的手势激发其理解能力。如喝水,护士或家属做喝水动作,让患者模仿、重复,9例患者经7周训练能基本掌握,5例患者不稳定。
(3)实物刺激:让患者说出所看见实物名称,护士可适当提醒,反复训练。
(4)记忆训练:让患者回忆印象深刻的往事,对这些问题本组患者大多积极配合,回答较正确。
(5)兴趣训练:从患者兴趣爱好着手,如打麻将、唱歌、下象棋等,由于记忆深刻,患者常容易接受。
3、完全性失语的康复训练
完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其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严重障碍,一般仅会发出单音。训练应以听、理解为主,辅以语音训练。此类患者对眼神、语调、表情、手势较为敏感,应以非语言交流训练为主,如以张开嘴表示喝水、吃饭、吃水果,闭眼表示睡觉,手指便器表示大小便,同时发出“吃”、“喝”、“尿”的音,本组患者经7周训练,能用简单的字词及简单的体语表达基本需求。
总之,上述训练方法需要医护人员耐心指导及患者家属密切配合;规范的训练方法,对于失语症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明显效果。
5失语症的严重程度分级
失语症是由于脑部疾病引起的语言功能障碍疾病,这种疾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医生只有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药,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失语症严重程度的分级,希望都对大家有所帮助。
0级:缺乏有意义的言语或听理解能力。
1级:言语交流中有不连续的言语表达,但大部分需要听者去推测、询问和猜测;可交流的信息范围有限,听者在言语交流中感到困难。
2级:在听者的帮助下,可能进行熟悉话题的交流,但对陌生话题常常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使患者与评定者都感到进行言语交流有困难。
3级:在仅需少量帮助下或无帮助下,患者可以讨论几乎所有的日常问题,但由于言语或理解力的减弱,使某些谈话出现困难或不大可能进行。
4级:言语流利,但可观察到有理解障碍,思想和言语表达尚无明显限制。
5级:有极少的可分辨得出的言语障碍,患者主观上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听者不一定能明显察觉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