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那么肝硬化有什么症状?早期肝硬化能治好吗?一起来看一下吧
目 录
1肝硬化有什么症状
1、一般症状 疲倦乏力为早期症状之一,此与肝病活动程度有关。产生易疲劳乏力的原因与食欲不振摄入热量不足以及糖类、蛋白质、脂肪等中间代谢障碍,热能产生不足有关。另外由于肝脏损害或胆汁排泄不畅时血中胆碱酯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乳酸转化为肝糖原的减少,肌肉活动后乳酸蓄积过多之故;体重下降也为常见症状,主因食欲减退,胃肠道消化吸收障碍以及体内白蛋白合成减少等;低热原因可能系肝细胞坏死,炎症活动或由于肠道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等致热物质经侧支循环,进入体循环,未经肝脏灭活而引起。此外肝脏不能灭活致热性激素,如还原尿睾酮等也可发现。
2、消化道症状 常有食欲不振或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与肝功能障碍和门静脉高压,使胃肠道阻性充血而分泌与吸收功能发生紊乱所致。晚期出现腹水或消化道出血。
3、营养不良的表现 消瘦、贫血、有各种维生素缺乏症。如夜盲、皮肤粗糙、毛囊角化、舌光滑、口角炎、阴囊炎、脂溢性皮炎。指甲苍白或呈匙状、多发性神经炎等。
4、血液系统表现 出血倾向多见,由凝血因子缺乏及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皮肤黏膜出现出血点或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女性常有月经过多。脾功能亢进时,对血细胞的生成产生抑制作用及对血细胞的破坏增加,使红、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贫血可因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引起。溶血性贫血可因脾功能亢进引起,病情较轻,临床不易辨认。肝炎后肝硬化还可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血液病(血小板增多症、急粒白血病、慢粒白血症、慢性淋巴性白血症及Evans 综合征)。
骨髓检查有助于各种贫血的鉴别。高球蛋白血症时可能有浆细胞的增生,慢性肝功能衰竭时骨髓增生活跃。血色病病人骨髓中可有过量的含铁血黄素。罕见的病例可出现有棘红细胞贫血。
5、呼吸系统表现 血气分析表明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中约半数血氧饱和度降低,氧分压下降。不合并原发性心肺疾病的肝硬化病人由于肺血管异常而出现的动脉氧合不足、动脉低氧血症、发绀、杵状指等症候群称为肝肺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肝硬化伴发发绀、杵状指。发生机制主要是右向左分流所致。肝硬化时可并发肺动静脉瘘和胸膜蜘蛛痣,可使静脉血未经气体交换而直接分流入肺静脉,病人出现明显的发绀、低氧血症,而且吸氧难以纠正。本病可以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采用靛氰绿(ICG)为显影药,与生理盐水适当搅拌可产生微气泡。当从外周静脉注入后,在正常人仅右心显影,气泡不会出现于左心。当存在肺内动静脉分流,则表现为左房延迟显影。 99mTc-MAA核素扫描对肺内分流的诊断也有意义。因白蛋白聚合物平均直径为20~60μm,注射后被肺泡毛细血管捕捉而不能在肺外出现。当在肺外扫描发现99mTc-MAA蓄积,则可以认为存在动静脉分流。另外,肺内动静脉的功能性分流也与肝肺综合征存在密切的关系。造成功能性分流的因素可能为心输出量的增加和血管容积的扩张;肺内扩血管物质与缩血管物质比例失常;低氧性肺血管收缩等。同时,门静脉至肺静脉的侧支血管形成以及大量腹水使横膈抬高而减少肺活量也是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原因。
6、皮肤表现 可有黄疸,血胆红素多在17.1~51.3μmol/L以下,可能由于溶血引起。但多数因肝细胞功能障碍对胆红素不能摄取或不能结合、排泌等所致。若肝细胞有炎症坏死,黄疸加深,可达68.4~85.5μmol/L以上,甚至达342.0μmol/L。
7、内分泌系统 女性月经紊乱。男性性欲减退、阳痿、睾丸萎缩及男乳女化。
8、糖代谢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比非肝硬化者为高。肝功能损害严重时还可出现低血糖,进食可缓解。
9、电解质代谢
10、肝脾情况 肝硬化时肝脾的大小、硬度和平滑度,随病情的早晚而不同。肝脏性质与肝内脂肪浸润多少,肝细胞再生与结缔组织增生和收缩的程度有关。早期肝大、表面光滑、中等硬度,肋下1~3cm。晚期缩小、坚硬、表面结节状不平、边锐利。肋下不能触及时,剑突下多可触到,一般无压痛。如有炎症存在可有压痛。大部分病人有脾大,可在肋下触及,一般2cm以上。晚期可肿大平脐,有时为巨脾。无压痛,表面光滑。若伴脾周围炎或脾栓塞时可有压痛。
11、腹水 腹水的出现常提示肝硬化已进入晚期,是失代偿的表现。在出现腹水前,常有腹胀,其后腹水逐渐出现。短期出现较多量腹水者常有诱因可寻,如上消化道出血、感染、门静脉血栓、外科手术等等。
12、胸腔积液 腹水病人伴胸腔积液者不少见,约5%~10%,多为右侧,双侧者较少,单纯左侧胸腔积液者少见。胸腔积液发生的原因,可能有低蛋白血症;奇静脉半奇静脉开放,压力增高;肝淋巴流增加导致胸膜淋巴管扩张、淤积、破裂,使淋巴液外溢;腹腔压力增高,膈肌腱索变薄形成孔道,则腹水流入胸腔。但因肝硬化时抵抗力下降,应警惕结核性感染导致的胸膜炎。
13、神经精神症状 如出现嗜睡、兴奋和木僵等症状,应警惕肝性脑病的发生。
查看详情>>2早期肝硬化能治好吗
多数早期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并不算重,如果能及时科学规范的治疗,早期肝硬化是有逆转可能的。
当发现早期肝硬化后,要把握早期治疗的时机,因为肝硬化早期在临床上无任何突出症状,所以很多肝硬化患者发现时,已是肝硬化晚期。所以,肝硬化早期诊断很重要。建议久治不愈的肝病患者、5年以上的病毒携带者及脂肪肝、酒精肝患者应做肝组织病理活检,提早预测肝硬化,避免肝硬化恶化。
早期肝硬化一定要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比如有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建议其抗病毒治疗,但是病人可能会拒绝抗病毒治疗,担心吃西药的副作用,于是去寻找民间偏方,大量的吃中药,最终不但病情没好转,反正情况更严重,这样的患者我接诊过不少。所以谈到早期肝硬化的治疗必定是要科学规范,不能盲目用药,一定要有正规医院专科医生的指导。
此外,患者要积极面对疾病,也就是说心态很重要,不要因为肝硬化的存在就感到很悲观,前面已经说过积极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情况不会如你想象的糟糕,所以心态要积极、乐观、向上。多与其主治医生交流病情,自己对病情有一定了解了,也能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
3肝硬化应如何保养
1、患者应当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维生素C、E和B族维生素都可以改善细胞代谢,防止脂肪性变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适当补充维生素K、B12和叶酸。切忌不要乱服药物,谨遵医嘱,发现恶化需要及时就医。
2、在饮食方面要科学合理安排,饮食应当有营养,易于消化吸收,一般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为佳。患者如果有腹水,应当少食盐。要防止粗糙多纤维的食物损伤食道,造成大出血。
3、肝硬化患者应当每日测量腹围和测定尿量,腹部肥胖是自我鉴定脂肪肝的一大方法。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适当的限制动物脂肪、动物油的摄入,比如猪油等。煎炸和烤的食物不要吃。
查看详情>>4肝硬化为什么容易出现腹水
1.门静脉高压:肝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又称门腔静脉,是肝脏和其他部位血液循环的联接处,也是肝动脉和肝静脉出入的必经之路。在正常情况下其动静脉血管床的容量基本相等,输入血流和输出血流的量处于平衡状态。肝硬化时,由于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致肝内血管床受压、扭曲、变形、狭窄,阻塞了血管,使肝窦淤血,血流量大大降低,输入量明显大于输出量,使门静脉压力增高。久而久之,胃肠道、肠系膜等血液回流受阻,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液中的血浆成分外漏,形成了腹水。
2.低蛋白血症:是中干肝脏不能熔甴跖晒此的的营养物质合成白蛋白的缘故。由于血清蛋白的降低,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浆成分外渗而形成腹水。
3.内分泌失调:活动性肝硬化时因肝脏对抗利尿激素的灭活作用大大降低,其含量升高,而使排尿减少,也可引起腹水和浮肿。
4.淋巴回流障碍:人体的淋巴循环又称第三循环,指位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以外的一个循环系统。正常人无处没有淋巴循环,特别是肝窦和肝细胞之间有着丰富的淋巴液。由于病变,肝脏不但使门腔静脉压力升高,也使淋巴管压力升高,管腔扩张,淋巴回流障碍,使淋巴液外溢,形成腹水。
5肝硬化会有哪些合并感染
1、肺部感染
导致肝硬化易合并肺部感染的因素有:肝硬化可出现肺循环结构和功能异常,如肺动-静脉吻合,肺-门静脉分流,肺内分流,低氧血症常造成细胞内低能量状态。这些患者抵抗力甚低,易并发感染;肝硬化失代偿期大量腹水形成后,腹压增加,胸腔容易减少,又可出现支气管受压和肺不张等阻塞性通气障碍,致自豪器官分泌物引流不畅;肝昏迷或鼻饲时口腔及食管、甚至胃内容物易呛入或吸入呼吸道致吸入性肺炎。国内文献报道中肝硬化并发肺部感染约占23%-45。8%。
2、肠道感染
肝硬化病人因门静脉高压产生的主要免疫球蛋白iga分泌减少,肠道细菌分布异常及大量繁殖等,为细菌侵入创造良好机会,故肠道感染也常见。
3、泌尿道感染
据统计报道,在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中约25%有2年以上泌尿系统感染史,而且往往形成感染源,约50%菌血症、20%自发性腹膜炎由尿路感染引起。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菌尿症发生率明显增高,机制尚不明。
4、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表现有发热、心脏扩大、心衰、贫血、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部分有心脏杂音改变,淤点。极少数轻型患者可无任何症状,经尸检才发现。
5、结核病
尽管结合在自然人群中发病率有所下竟,但在肝硬化病人中,尤其在酒精性肝硬化者中,发生率相对较高,就诊时常已有结合扩散,药物疗效差,耐药性产生快。一般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结核腹膜炎时应仔细鉴别。
6、细菌性脑膜炎
肝病发生细菌性脑膜炎较为罕见。偶有酒精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发生细菌性脑膜炎的病例。
7、真菌感染
在失代偿肝硬化晚期,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或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造成机体菌群失调时,易合并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